二 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2)(1 / 2)

在中国的国学启蒙读物中,既有深刻而博大的思想,也有细致入微的规范。在这里,我愿向父母朋友推荐清代李毓秀撰写的《弟子规》,这本当时非常通行的蒙学课本,曾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当然,历史上“最上乘”的蒙学读物,也难免有许多糟粕混杂其中,智者自应择其利而去其弊。

请看《弟子规》的部分内容:

父母命,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译文:当父母呼唤的时候,应当即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交办了什么事情,应当立即行动起来,不能拖延偷懒。)

出必告,反必面。

(译文:离开家时要告知父母,回家时也要面告父母,以让父母放心。)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译文:在吃饭的时候,应当让年长者先开始;在就坐的时候,应当让年长者先坐下;在走路的时候,让年长者走在前面,年幼的跟在后面。)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译文:如果听见年长者叫唤人,就应立即代他去叫喊。如果要找的人不在,自己就立即到年长者那里去看看有什么事。)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译文:戴帽子一定要戴端正,穿衣服时要把纽扣扣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整齐,鞋带要系紧。)

置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

(译文: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能随便乱扔,以免把衣帽弄脏。)

衣贵洁,不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