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宗贼猛如虎(2 / 2)

汉末窃国商 未知 1549 字 2022-04-14

这样一来,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各地盗贼蜂起。

当时的荆州形势相当复杂。曾有史书说:“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见《三国志·刘表传》裴注引司马彪《战略》)。

东汉时的荆州,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在索县、汉寿县(今湖南常德市),汉末移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建安十四年,刘备领荆州牧,移治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西北。

东汉荆州原辖七郡,含: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这就是后世称“荆襄九郡”的来历。

这里面的‘宗贼’指的就是这些豪门大族,之所以称为‘贼’,就是因为这些大户宗族巧取豪夺、上违政令、下压百姓,实际上­干­出来的事对于老百姓来讲比那些土匪、贼人还要历害。

俗话说:‘苛政猛如虎’,可到了这东汉末年,就变成:‘宗贼猛如虎’了。

说起这东汉,还是以‘士农工商’的等级来划分人的出身贵贱的,那些高高在上的‘士’族大户,说起来就是指的是‘宗贼’豪族了。

那个时代还没有科举考试这一说,想作官得首先要有功名在身,而想获得功名,则要通过‘举孝廉’才能获得。而这‘举孝廉’说穿了就是这些豪门大户、士族阶层所玩的一个‘游戏’。而这‘举孝廉’,每年、每个郡也才1、2个名额,各地士族大户还分配不过来,那‘农工商’等下流阶层的人要想获得功名,这就等于是痴人说梦话,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虽然,也会有个别有学问,并且运气极好的寒门学子会被某个识人重才的大人物看中,被‘征辟’入府纳为幕僚,或先充作书办、从事、主薄等小吏,等有机会时或可由这大人物推荐而获得功名,然后拜入其门下,等有官位空缺时,倒也能步入官场。

只不过是纵观东汉末年及三国里,这样‘运气极好’的寒门学子一百年里还难得碰上一个。这一来呢,这样的有眼光的‘大人物’不多,第二呢,寒门学子要想展露才华,出名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

一个字:难。

以当时‘门户观念’极盛及官场的游戏潜规则来说,寒门学子就算是进了这个官场里,要想有所作为也是极为困难。

士族出生的人为官,当然是尽可能地去维护他们这些士族阶层的利益了。因此整个朝野上下,在这皇帝昏庸、阉臣当道、政令不通的东汉末年,财富、利益都集中在了各地士族的手里,这老百姓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下去了。

由于这些豪门大族有官方、甚至于宫中背景,在当时朝廷政权机关只设到县一级的年代,而且这时的县域也比现代大了好多,因此,这下面各地的豪强也就相当于后世镇甚至于是县一级的政权机关了,甚至于某些大户手上拥有的土地比后世一个县还要大,在各地的郡、州里都拥有很大的话语权。

松散的朝政制度,还有就是汉朝的官员体系,导致地方县令、郡守甚至于某些刺史也管不了下面的大户豪族,也根本不敢去管或是去得罪这些有背景的豪门大族。

就象那张让的老爸、何进的父亲,袁氏一脉以及江东的那些豪门大户,各地地方官要么就是他们的自家人在担任,要么就是投入他们门下的门生在主政。

由于张家有了宫里的‘靠山’,尤其是这近5、6年来,张家势力大涨,在荆州辖区内,各郡、县都有他们张家的人为官。

加上这张无常在本地巧取豪夺的,这周边方园近百里的土地差不多都被张家利用各种手段霸占了。近3年来,更是把手伸到了湖里,连下湖打鱼也要向他们张家纳税,平时家里就有一大帮看家护院,在外还纠集了一帮地痞无赖,采取强买强卖的手段,低价收购鱼鲜,高价贩卖粮食及生活用品,压榨渔民,盘剥老百姓。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