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江波的精神都处在一种亢奋之中,他常常会不自觉地笑出来,身体中充满了力量。于无人处,和滕玉莲的每一次交集,或者用眼光,或者用手势,两个人都在传达着胜利的希望。是的,胜利!1928年4月,陆凯、席恩文等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两支部队会师以后,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28年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由平江起义部队组成的红军第五军主力也到达井冈山。从南昌起义到1930年夏,各地武装起义部队开辟的小块游击区遍及十个省一百多个县,逐渐发展成为几块较大的根据地:江西中央根据地、鄂豫皖、湘鄂西、湘赣、赣东北、左右江根据地等。
一个又一个的好消息让江波和滕玉莲振奋,他们期待着红旗Сhā遍神州大地的日子。虽然他们深深知道,革命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无数革命者前仆后继,付出血的代价。
红军发展如此迅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国内各个派系之间的军阀混战,牵扯了蒋介石巨大的兵力和精力。1929年3月,国民党内部蒋介石集团与桂系军阀集团之间爆发了战争,史称“蒋桂战争”;1930年5月,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之间又爆发了规模空前的战争,史称“中原大战”。这场大战双方投入了一百多万兵力,足足打了半年多的时间。
宣子奇的混成十七旅经过三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一七师。江波也由上尉连长升为了少校。因为不是蒋介石的嫡系,这个后娘不会给宣子奇最好的补给,虽然宣子奇心比天高,但是,整个师的战斗力乏善可陈。在蒋介石其他军队都在忙着剿各种“匪”的时候,一一七师被调防到通江,负责岚石要塞以及湘江以北整个地区的防务。
江波对防区的多少倒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是,何昆又来了。宣子奇知道江波和何昆之间的纠葛,但是,作为一师之长,他不能坐视他们俩这样下去不管,也不能对这个长官部何副处长不闻不问。听说何昆没有住在师驿馆,而是由宪兵来负责他的饮食起居之后,宣子奇觉得自己怎么说也算驻军长官,就让石兴瑞在潮江春大酒店安排一桌为何昆接风。他特意叫上江波。江波心不甘情不愿,但是,他也知道,宣子奇是为自己好。
让江波没有想到的是,何昆还给他带来一位故人,他在芙江的老熟人—曾兆君,曾兆君现在是通江宪兵队的队长、情报处处长。何昆之所以不到十七旅,就是想避开江波,仰仗曾兆君,做出点成绩给胡金山以及其他人瞧瞧。对何昆,江波不是不担心,但是,他有信心对付他。但加上一个曾兆君,就有点麻烦了。江波很纳闷的是,曾兆君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装作不认识他。
何昆还是老样子,一板一眼地跟宣子奇说着*防共的大事。他这次来通江,是负责协调野战部队与地方党部、保安部队、警察部队以及宪兵部队的合作关系。国统区许多城市都在协防这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突出的表现,就是联防而不能协防,条块分割,画地为牢,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形不成合力,结果被共产党钻了大空子。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形:在城南区被某系统发现的共产党,跑到城北区去就没事了,因为城北区属于另一个系统管,等到层层报告、协调、批示完了,共产党也早就跑光了。所以,何昆向胡金山建议,借着一一七甲等作战师驻防通江这个机会,希望能在通江树立起一个协防样板,总结经验,然后推广各地。胡金山当然同意,他一直认为,只要何昆不挨女人,还真能做出点什么。他把何昆的计划上交司令,司令大为赞许,当下就派何昆过来,还给宣子奇一份手令,让他全力配合何昆的工作。因此,何昆提议,联络通江现有隶属各个不同系统的防务力量,共同组建一个联勤机构,各家派出专员,实行合署办公,从而实现情报共享,行动统一。这样,可以变松散型联防为紧密型协防,在不增加一兵一卒的情况下,使通江实际的防共铲共能力得到成倍增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