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昆甩了一下脑袋,把江波甩掉,集中精神盯着郑村。郑村现在穿的是国民党军队的服装,他和几个士兵在买米。何昆看着他们把粮食装上马车,看着郑村乘坐大马车,呱呱哒哒迎着何昆的方向赶过来。何昆侧身掩蔽,余光却一直盯着马车。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郑村等坐着马车与何昆擦身而过。
何昆眼中闪出狡黠的光,他回望迎面而过的马车,看着马车在街巷拐弯处消失,何昆去问米店的伙计他们是哪一部分的。米店伙计白了他一眼,什么也没有告诉他。之后,何昆在这里守候了几天,却再也没有见过郑村,也没有打探到关于郑村的其他情报。再等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何昆回去向胡金山复命。胡金山得知后,非常高兴,认为这是重大突破,简直可以彪炳史册。他领着何昆来见司令官,要他亲自向集团军司令官汇报。
国民党陆军司令官是一个秃头,他正站在大幅的行军地图前思考着什么。胡金山领着何昆走了进去。面对着一个集团军的总指挥官,何昆有些紧张,他强作镇定把自己发现叛军的地点在作战地图上指给司令看—那是江都一带的青龙镇。秃头司令问:“为什么如此确定这就是叛军?”何昆说:“郑村是我的黄埔同学,是个共产党,由于他行为激进,清党前即被校方开除,随后,他加入了叶挺的独立团。此次南昌叛军,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即是叶挺部队。因而可以确定,那一定就是南昌叛军。”
在胡金山的鼓励下,何昆大胆地谈了自己的判断:青龙镇周边几十公里方圆以内,并无国军驻扎,其南向两百里外的江都才是一九一师的驻地。从防御外延看,这一带虽然归属一九一师,可并无一九一师一兵一卒,是个防御的真空地带。因此,青龙镇上出现的这样一驾挂着国军旗号的军需马车,就不能不让人格外生疑了。
这番分析确实到位,看到秃头司令眼中的赞许,何昆的勇气增加了,他接着说:“卑职计算过马车的行进速度,在一般运输意义上,马车行进速度每小时约为二十五里左右。查我军购置军需传统,一般是早饭后到午饭前这段时间。午饭前归队,差不多是个约定俗成的铁定规则。卑职那天到青龙镇的时间,是我军作息时间的早饭前。那么早,镇上就出现了军需马车,按一般推理,这支部队应该在青龙镇才对,而青龙镇周边几十里却无任何部队驻扎的痕迹。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他们午饭前归队需要预留在路途上消耗的时间,若以马车每小时二十五里行进速度推算,以上午四小时为有效行进时间,那么,这支部队的驻扎地应该在距青龙镇百里之外。而青龙镇地势走向为南北大隘口,往东、往西,不足二十里皆为高山大川,商旅不通;往北则深入湘南腹地,为湘军防地,根据湘军情报,湘南尚未发现*活动。那么,就只有一个方向了,那就是向南,而向南……司令,那里正属一九一师防地。按一般原则推理,一九一师军需,没有理由到百里以外的青龙镇购买,那么,为什么单单这支部队舍近求远,要到百里以外去购置军需呢?只有一个解释,他们在有意向外界规避这支部队的存在。”
这真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南昌起义*藏匿于国军腹部,如果核实了,那一九一师的潘明泽就应该军法处置!”秃头司令对何昆非常满意,他命令胡金山:“沿着何昆思考的方向,增加侦察力量,扩大侦察范围,一定要找到这支蒸发掉的部队!”书包 网 想看书来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