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这些手握重权的太监们很不以为然。脸上不透风景地笑说:“太监 ...
(么,本来就是低贱的服侍人的人,身体残缺,心性自卑。也没家族后代,只得把满腔的热心都放在黄白之物,功名利禄上了。所以,一旦爬上高位,能把持朝纲左右皇上了。那便是鸡犬升天,转眼就变成了天底下最狂妄自大的人。行事偏执,不可估量,而且极度仇视正常人。御马大太监刘瑾曾因为一个宫妃啐他一句,便寻隙杀了她一族。一语杀千人,世人常称他丧心病狂,不可理喻。”
“明前,如果以后遇到了掌权大太监或他身边的人,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可露出一点轻视之意,否则会惹来杀身大祸。”
明前牢牢记住了秀姑先生的话。
而她的父亲范勉更是正统的儒生,是强烈反对太监们干政的清流党派的党魁之一。与五虎太监暗斗多年,五年前更把有救女大恩的司礼掌印大太监伍怀德的义子崔长侍拒之门外,不准他登堂入室。由此可见他多么痛恨五虎。
因此,明前如何不知道自家站得是什么立场?又如何不知道父亲的仕途行得艰难。想到这儿,她心头泛起一股燥热。命令回府不去敬香了。免得惹上麻烦。
管事指挥着奴仆们拉马车拐弯。但此刻后方涌来的车马越来越多,一时间调不了头。路堵得死死的。
这时候,从官道后方又冲过来一队官兵。旌旗招展,人强马壮。有上千人。他们强行冲散了人群,包围住碧云观大门的众儒生和学子。然后扬鞭痛打。
儒生学子们轰然大乱。
一个人眼尖,认出了来人,高喊:“不好,东厂的锦衣卫来了!”
***
人们大吃一惊。
养娘李余娘,正指挥着马车拐弯,听到东厂锦衣卫几个字,胖脸变得煞白,像被鹰抓着的兔子一样,惊恐地逃回了马车。她对锦衣卫有种挥之不散的恐惧感。
明前也小心地掀开竹帘望去,心里霍得一跳。
后面赶上来的果然是一群凶神恶煞的锦衣卫。那青绿色的锦衣卫官服,像扑天盖日的旗帜,漫天撒来。
锦衣卫是皇家的御林侍卫,跟东厂不是一个体系的。但东厂办案时,总喜欢从锦衣卫里抽人手帮忙,而锦衣卫们跟着东厂办案也能捞到好处,也爱跟东厂混做一势。后来人们一看到锦衣卫出动,就知道东厂也到了。
驻扎在京城的锦衣卫南北镇抚司总衙门的锦衣卫更是鲜衣怒马,气势昂然,嚣张得不得了。冲进书生和平民群里,像恶狼冲进了羊群,搅得人群大乱。
后面稍远处,骑马奔驰过来一些锦衣卫官员。人群簇拥着是一个清秀俊美的年轻人。那人一袭麒麟补子的白色曳撒官服。白衣刺绣着补子,刺绣着“麒麟流风”的图案。下身穿千道褶子的曳撒,宽如扇形。整个官服银光流动,光彩夺目。
明典规定“麒麟补子”,只有公、侯、驸马、伯才能穿着。戏称为一品麒麟。后来扩大到皇上钦赐给三品以上的近臣们穿着。这个人年纪极轻,却能穿着麒麟官服,明白人都暗自心惊。而且,他的官服不是文官的大红纻丝纱罗服,也不是武官的青绿锦绣绢纱服,而是银白色。更衬得少年白衣胜雪,气质高洁,通身的风流气派。
那个人的长像更是光彩夺目。面容俊美,长眉带彩,一双单凤眼眼角微微上挑,冷煞煞的星眸,天生带着三分风流之意。长像涓秀,身形纤细,像一个风度翩翩的,斯文秀气的大家公子。
但他的气势很冷硬。面容冷漠,眼神锐利,嘴唇轻抿得如刀锋。看人时,目光如火如荼,清冷冷得刺穿人心,又**辣得夺人心魄。身形笔挺得犹如一杆迎风飘掷的旗。身后带着许多武将军卒,却如同众星捧月,一月独挂天庭。辉辉然浩浩然得夺人双目。压迫得周围的风景尽皆退去,只余下一个人独立于天地间。
明前睁大眼睛,心砰砰地狂跳起来。全身止不都止不住地轻轻打颤。
她认识这个人!这个人赫然正是五年前在河南陇中府小陇县救过她,千里迢迢护送她上京的少年长侍——崔悯。
竟然在这里又遇见了他!明前惊呆了。
多年不见,他长大了。上次看见他时,他还是个十五岁的少年。人冷漠,行事狠辣,像一把冰冷犀利的刀。那时他还没脱离少年的模样。她还记得他最后愤怒地瞪视着自己的恼火模样。
但是,五年后的今日,他就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长高了些,容颜退去了稚嫩,姿容更盛,气度更恬静,眼光更超然,脸上带着怡人的暖意,周身充盈着一股温馨。变成了一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人。虽然穿着锦衣卫官服,戴墨绢帽,腰悬绣春刀,脚蹬粉底靴,一派武人的装扮。却更显得他文弱优雅,像一枝使人怜惜的盛开的幽雅君子兰。
但是,只有明前心里知道,这个人是心性凶顽的刽子手,是个冷血的酷吏!
她刚回到范府时,还因为他姿容太美,幼稚地怀疑他是个太监。后来问于先生,才知道“长侍”是皇上御书房的职务名。不是太监。是没品阶的御书房侍从。
这个位置可大可小,可上可下。可以说是不入流的端茶倒水的小侍从,也可以说是深受皇上宠爱的心腹近臣。他跟东厂锦衣卫在一起,可能是被皇上指派到东厂监案,也可能是东厂借去办差的。但无论哪一点,能在皇上身边厮守,能被指到东厂,都不是个简单人物。而当时皇帝御书房里叫“崔悯”的崔长侍,却只有一个,就是东厂掌印大太监伍怀德的义子。
老师说这个少年办了“范勉失子之案”后一举成名,横空出世,成了全大明官场最耀眼的少年俊彦。后来他加入皇帝的锦衣亲军,成为锦衣卫千户,管辖着上千人的队伍。多次替皇帝出京办差,几乎次次都是毫无差错的报捷归来。声名显赫,受尽封赏,成为元熹帝最喜欢的少年俊彦之一。义父权重,人又俊美无俦,是京城里风头最劲的踏马观花的美少年。
于先生含蓄地道:“是明前的救命恩人吗?远观还成,近看不行。这种带毒的高岭之花,远远眺望一眼倒是不错的风景。公主极喜爱他。”
已经有五年没有见过他了。五年间的读书弹琴,风花雪月,使明前几乎淡忘了相府外的日子,那些小山村的辛酸往事。但是此刻一看见这个人——崔长侍,她霎时间就觉得内心搅痛起来,猛然回忆起许多痛苦的往事。这个人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她靠着车中远远地斜睨着他,秀眉紧蹙,紧咬樱唇,一时间百感交集。
——冤家路窄。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