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1 / 2)

成长在青川 未知 2453 字 2022-02-27

复课的日子到了,老师用电话通知的。钟子路头一天才领了那些捐赠的饼­干­和方便面回来。天气很热。

家里还在露天底下做饭,幸亏没落过大雨。他装了衣物,书是一本没有了。地震过去十多天了,当人们庆幸完生存之后,是真的要继续前行。

那是一段心灵不断震荡的日子,就仿佛一场梦,或者电影。斑斑的山是唤不回那一刻恐慌与惊悚,那一刻躁动与无奈。但是不断的余震中的花开花谢,草长莺飞,却教人思索着生的意义。那幅翠绿的美丽而盎然的山景,似乎在讥讽着小小的人类,似乎在聆听人们诠释着对生的无奈和对死亡的莫名恐惧。

钟子路在玲珑镇的街口等待着学校的车队,没想到会延误几个钟头。行李箱放在一旁,他捡来一块硬纸壳,撕一块垫在ρi股下,一块当扇子。

街道两端站满了人,因为今天逢集。医疗点设立了,不知是什么时候设立的,但是立刻就派上用场。一个满身灰渍和血迹的人被抬了进去,听说是因为将摩托车一下子开到了桥底下,前面一个穿白大褂的人,后面跟着一大串各­色­人物。

接着又平静了。停了很久的集,人们的生活用品也用得差不多了,于是大家都来街上。没多少人敢去街道中间,于是街道两头挤满了人。当兵的还在忙碌着,一两个带着沾满泥的脚上街买包香烟。

热,是因为夏天到了,也是因为薄薄的一层云覆盖着,还是因为没有风。一长串车队经过,也许是什么大人物,领头的那辆里面的话筒不停地叫着:

“让开,让开,靠边停下。”

大人物,需知拉满沙的大卡车也是很费油的,车内的司机也是很辛苦的。又或者另一车队,军用的大卡车里装满疲惫不堪的男女老幼。

“许是外迁的。”

“是啊,外迁好啊,我们这儿不知哪一天就被埋了。”

“外迁好什么?就是被埋在这儿,也不外迁,外迁就是寄人篱下,在家好歹也还有一亩三分田地啊。”

“那也比同这一亩三分田地一齐被深埋厚葬了强啊。”

人们一直思索着迁与不迁。前一段时间乡政府发通知说有外迁政策,许多人忙着报名。钟敬生说不搬,钟子路并不怎么同意父亲的想法。

有一天钟子路跟母亲一起到街口领物品。当时挤了很多人,一个年轻人在屋子下坐着帮别人写搬迁申请。一大堆方便面、油、饼­干­放在坝子里。因为分配不均,几个­妇­人怒斥着那个男­干­部。小小的坝子里人声鼎沸。忽然,又发生地震,屋子被震得摇摇晃晃,屋子里写申请的人们忙一溜烟跑了出来。

人们马上沉静了,只剩恐慌。很快便见着远山一处升起一股浓浓的尘土,许又是坍塌。地震过后一阵子,人们才回过神来,暂时不争论物资,只讨论着这地震的威力。

“还怎么住?这里还怎么住?你看这儿还能继续生活下去吗?”钟子路很恼火,他对母亲叫道。

钟子路写了一份搬迁申请给那个­干­部。但事实证明这些都是无用的,因为之后乡政府再没有相关的通知。于是搬迁之事不了了之。只是有些人家,家里实是无法居住,便扶老携幼外走了,不问代价,找个安全的地方立下足来。源于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的渴望,人们奔走着,或搬了,或走了,一时间好不凄凉。

钟子路背着物品回到家,看见房子旁边多了一米长宽的一块石头,是从山上滚落下来的。他望着那长长的一条被滚石打出的道,思索着未来,思索着前途,思索着生命。

学校的车还是没有来,钟子路感觉有些无奈。又过了几个钟头,长长的车队终于来了,全是学生。人们总是很认同学生。钟子路似乎一下子感觉到了希望,一种对读书、对未来从未有过的新奇和渴望。

他认真地盯着每一辆车,直到他们班那一辆经过,他急忙挥手,生怕错过。

车辆前行一段,停了下来,欧锋提一把扇子从车上走下来,他笑着。钟子路从未见欧锋如此狼狈过,胡楂子布了一脸,顶着蓬乱的头发,显然有一段时间没有打理。一条白得简单的t恤。

钟子路也笑了。欧锋帮他抬箱子,上了车他望着班上那一群如同隔了几十年未见的面孔,内心充满欣喜,一种莫名其妙的欣喜。

“子路,还在哦。”

“你也是啊!很奇怪哦?”

大家笑着,车便启动了,向远方走去,把玲珑镇丢得越来越远。钟子路还记得十多天前,欧锋坐在破旧的三轮车上说:

“早知如此,还不如让大家好好玩耍,­干­嘛这么辛苦。还不如天天去农家乐打牌,玩麻将,去酒吧喝酒,去打篮球。”

但是十多天后的今天,大家又一起为了前程奔波到同一条路上。很多一下子就改变了的,就让它改变吧。

车队很快到了市里,大家在市郊一所学校门口落了车。学校门口摆着一条弧形气球:热烈欢迎××中学学生到我校复课。同学们各自提着行李走进去,阳光很恶人。

一块空地上并排的军用帐篷是同学们的临时居所。每个帐篷内可住十个人。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班落了脚。很热,天空没有一丝云,周围也没有任何遮挡物,阳光于是显得异常毒辣。然后举行了一个复课仪式。

记者们来了,许多广播台和电视台的记者来了,记者们第一次到来。

复课仪式过后,约莫下午六点。老师允许同学们出校购买日常用品,并且规定往后上课时间一律不得外出。同学们蜂拥着挤出校门。

钟子路、刘泽、袁紫三个人同行。气温降下来,太阳就要落山了。市郊只是零零星星有一些商铺、理发店什么的。三个人在落日时市郊长长的大道上走着,感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有了希望的新鲜的美妙。他们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却并不感到孤独跟不安。

“是不是××县中学的学生?”商铺光着身子的男子问。

“你怎么知道?”

“一早就知道了。××县的学生,免费拿矿泉水喝,免费。”男子说完淡淡一笑。

“第一次享受这样的待遇。”钟子路对刘泽说。

这才仅仅是“奇遇”的开始,紧接着刘泽去买包,老板要一百,刘泽说六十,老板愣是不卖,说进价也不止六十,可当她从钟子路与袁紫的对话中得知他们是××县人时,老板十分震惊地问道:

“你们是××县来的人?”

“嗯。”

“来复课的?”

“嗯。”

“那成,这包我送你了。”

“那不行,我还买六十,你卖不卖。”

“我送你啊!”

“我不要你送,我就买六十!怎么样?”

“行行行。六十,六十我卖你,哎哟,白给还不要。”

几个人从商铺出来后,钟子路和袁紫还张口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