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1)

哑女 豫凡 713 字 2022-02-24

--9节

那天,程万刚随局长,当然局长是随市长的,到街道居委会慰问特困户,回来后,他一夜没有睡着。他一闭上眼,那一家人的惨状就出现在他的大脑里。这是一户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特殊家庭:男人叫向西山,两条腿是断了的。女人叫郝萍萍,是个聋哑人,虽然只有三十多岁,看上去和五十岁的人一样。还有一个女儿,叫郝寒星,大约五六岁,扎着两个小辫子,穿着不大合体的衣服,一看就知道是别的孩子穿不得而送给她的。

程万刚翻了个身,这不知是他今夜第几次翻身了。妻子醒了,迷迷糊糊地问:“万刚,你还没睡着?”

“睡不着。”

“你在想啥?”

“没想啥。”

“快睡吧,不早了。”

妻子说完,很快又睡着了。

程万刚的妻子叫冯玉珍,在银行工作,三十多岁,能歌善舞,曾在银行担任过团委书记,由于人长得漂亮,被誉为“银花”。现在年龄虽然稍大了些,但女人的味道却更浓。冯玉珍嫁给程万刚前,追她的人很多,明里暗里加起来少说也有二三十个。那么,冯玉珍为什么选择了程万刚而未选择别的男人,这里面还有一段小小的故事。

冯玉珍原是丽水中学的学生。丽水中学是全省的名校,已有百年历史,校址在城西的一个山坳里,学校三面环山,树木林立,飞鸟成群,风景如画。走进校园,那种幽静的感觉就像行走森林公园里。后人都说丽水中学的开创者是一个很讲究风水的人,在这里建校时一定请风水先生看过,你看那山坳,多像一把巨大的箩圈椅子,高高的靠背,低矮的扶手,往上一坐,定成举人。讲这话的人也不是信口开河,的确,百年来,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国外也有好几十人,成为著名科学家、作家、艺术家的专家学者不下百人。因此,在丽星市,能考入丽水中学的学生都是各学校的佼佼者,他们也为自己能就读丽水中学而骄傲。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丽水中学门前百米之外出现了两条钢轨,每天有几十列火车从学校门前经过,学生出入学校须跨过铁路,因此偶尔有悲剧发生。

冯玉珍在丽水中学读书时,有一天放学后,她和两个同学一道回家,由于当时她们在争论一个问题,而且争论得很激烈,不知不觉走到了铁路边。一列火车飞驰而来,但一个同学已踏上了铁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站在她们身后的一位军人飞身向前将那个同学推出道外,同学安全了,军人受伤了。冯玉珍和她的同学到医院看望那位受伤的军人时,她才知道那位军人是从北京回来探亲的,叫程万刚,毕业于丽水中学,昨天他到学校是看望老师的。冯玉珍从程万刚身上看到了军人的勇敢和阳刚之美,由此他对军人产生了由衷的敬意。所以后来在众多的追求者中,她选择了军人,而且选择了程万刚。

程万刚转业后安排在民政局救济科担任副科长。女儿程甜甜长得跟她妈一样,十分聪慧,在学校担任中队长。一家三口恩恩嗳嗳,日子过得很甜美。程万刚把郝萍萍一家与他们一比,心里越发觉得难受,好像这个家庭的不幸是由他造成的。

程万刚起床了,他轻轻地打开门,出去后又轻轻地把门关上。

冯玉珍从睡梦中醒来,伸手一摸,丈夫不在身边,他不知丈夫是什么时候起床的。要过年了,民政局忙,丈夫自然也忙,拥军优属,扶贫救困,这些工作都集中在这一段时间。但再忙,这阵儿离上班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总不能现在就到办公室去吧?女儿放假了,住在外婆家里,用不着他们­操­心。冯玉珍估计丈夫散步去了。她像往天一样,洗漱完毕,煮了四个­鸡­蛋,冲了两杯牛­奶­,等待着丈夫回来。等了一会儿,丈夫还没回来。上班时间快到了,冯玉珍害怕迟到,吃了­鸡­蛋喝了­奶­,给丈夫留了张字条,走了。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