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人才,甚至成为一个杰出人物,往往把许多人生经验告诉孩子,以至于成了唠唠叨叨的人。其实,父母做了什么比说了什么给孩子影响更为深刻,因为孩子容易接受的是形象的影响,而不是抽象的说教。
我的女儿喜欢读书,并且喜欢写作,还有许多独特的见解。我常常回忆,女儿是怎么迷上读书与写作的呢?却难以搞清楚起于何时。不过,可以确认的是,从女儿出生至今,她对我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我在灯下读书写作的情景。这是我每天晚上必做的功课,几乎成了我生活的一种常态。
据北京一项研究发现,小学阶段,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各半,而中学阶段,父亲的影响超过母亲。我想,父亲对孩子的最大影响,是对生活的态度和人格倾向。如果父母看书多,孩子往往看书多;如果父母沉迷于看电视或打麻将,孩子也常常难以专心学习。
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发生,但父母尤其是父亲的稳定行为一般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还会使其终生难忘。我完全可以相信,我的女儿这一生都不会离开书和笔的,因为这已经成为她生命的方式之一。
家庭要过健康的生活、文明的生活、和谐的生活,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比如说,有的父母特别喜欢打麻将,一边跟孩子说:“儿子,好好学习,将来考北大清华!”这可能性不会很大。有些父母爱看电视,言情片、武打片,看完一部接一部,一边看一边抹眼泪。让孩子好好学习,这可能吗?你是个成年人,都抵抗不了电视的###,孩子那么小怎么受得了?如果家里有个上学的孩子,父母每天晚上在那里看电视,一集接一集,孩子怎么好好学习?孩子根本就抵抗不住###。你不让他看,他把门推个缝,竖着耳朵,听得好辛苦!
所以孩子学习的时候,父母最好别看电视。孩子看书时,父母最好也看书或者忙忙家务,让孩子觉得家里很温馨、很安静,这样的氛围才适合孩子的成长。
有一点很重要,父母要培养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等于在他心里装了一部成长的发动机。养成读书的习惯,人就一辈子不寂寞;养不成读书的习惯,人一辈子不知所措。
小孩子读书不是读书,而是吃书,吃进去了,渗透到他的血肉和骨骼。所以说衡量一个家庭是不是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可以看这个家里有没有读书的氛围。父母读书多,孩子读书也多。想想看,有没有可能多带孩子逛几次书店,带孩子逛书店比逛商店更有益处。
带孩子逛书店是很聪明的。北京有些父母双休日把孩子领到大书店,一放就是半天,吃的喝的都带着,孩子们可以自由地看书。孩子一看这么多书,很容易迷上。孩子只有迷上了书,才可能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什么叫迷上了?什么叫养成习惯了?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告诉我一个最简便的测试方法:碰到什么事,心里就痒痒的,就是养成了习惯。比如说父亲们,爱抽烟的,一看到好烟,心里就痒痒的;爱喝酒的,一看到茅台啊,五粮液啊,心里就痒痒的。很多的妈妈,一看到大商场,心里边就痒痒的,就想逛一逛。但是我一看到书店心里就痒痒的,因为我有逛书店的习惯。
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乌申斯基说,习惯是人的行为的反射。反射是可以改变的。也就是说,可以培养好习惯,也可以养成坏的习惯。书包 网 想看书来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