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二,万方驿的一个接应驿卒,而万方驿则是北地郡郡治义渠县外三十里的一处大驿站。
本来这里,多是边关军卒的汇集之地,因为这几年来,秦兵在匈奴方向,东胡方向多次用兵,而很多的军事情报以及战报,都是转由上郡,然后经上郡转北地郡再传至咸阳的。而咸阳方面除了上次秦兵斩杀了司徒家族与周氏家族时,派出了两个特使,带着数十随从自这里经过之外,便再也没有来自咸阳方面的高官了。
可是,今天一大早,段小二便看到了一大队人马朝万方驿驰来。这一大队人马除了一个人之外,全都是禁卫穿着。
段小二连忙整理了一下衣服,笑着迎了上去,将这近百人的队伍给引到驿站之中住。不过,这些人没有注意到,段小二在将他们引进驿站中后,便关上了驿站的大门。
当驿站的大门再次打开的时候,段小二像没有发生过什么事似地继续在大门守候着。
不过,那进去的近百人的队伍,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
将手中的青铜酒杯使劲地砸在了大理石地面之上,身穿皇袍的胡亥咆哮着朝赵高吼道:“为什么?为什么一个月过去了,上郡还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你派的人就算是爬也爬到上郡了!”
“皇上……这……老奴前后派了五批人,可是都没有任何的消息,老奴想……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了?”
“查……朕要马上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了!现在父皇的尸体已经完全腐烂,你还想让朕拖到什么时候?”走到赵高身边的胡亥愤怒地将赵高踹倒在地,然后走到李斯的身边沉声道:“丞相,你怎么看?”
一边垂首站立的李斯沉声说道:“现在不能再拖下去了,陛下已经一个余月没有上朝,文武百官都心怀疑虑,以臣之见,上郡之扶苏已无法诛杀。不若以陛下崩天之事为由,召其回咸阳将其软禁,待我们重新控制了北方各郡之后,再……”说到这里,李斯用手做了一个斩杀的手势。
胡亥想了一会,然后点了点头道:“如今也只能如此了!丞相,此事就由你去处理。”
说完,胡亥转身走到了赵高的身边,怒起一脚再次踢在了赵高的身上:“滚!限你十日之内给我查清楚诛杀使臣到底为何消失的无影无踪,否则……哼!”
看到拂袖而去的胡亥,赵高的眼神中掠过一道阴毒的光芒,嘴角扯动了一下,然后起身离开了。
而李斯看到赵高如此,不由地神『色』中掠过一道得意的光芒,然后整了整衣服,转身离开了大殿。
*******
上郡郡治肤施县。
一大早,秦兵便起床查看昨夜送来的最新文件,现在,整个上郡以及秦兵控制的北方各郡的官方文件,都已经用纸张了。
十天前轩辕天下派人送来的一个新的情报,说是在万方驿劫杀了一大队禁卫还有一个内侍,搜到了一份命令扶苏『自杀』的圣旨。
得到这份情报之后,秦兵突然想到了上个时空的事件。
这段时间,除了与他的众位娇妻美妾温存之外,秦兵每天都需要处理许许多多的政务,还要见许多的人。忙得可以说是不可开交。竟然连来到这个时代最担心的事情都忘记了。现在都快入秋了,秦始皇应该早就驾崩了。
想到这一点,秦兵立即派人通知轩辕纵横,一定要查清楚东巡归来的始皇帝有没有什么问题。
秦兵知道,他一定要准备应对随时有可能出现的变局了。
“夫君……咸阳八百里加急文书!”秦兵刚将蒙恬送来的关于军队的整编训练计划看完,王暇便从外面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打开文书,秦兵的脸『色』一下变的凝重了起来。
见秦兵脸『色』大变,王暇连忙探头看了看文书的内容,脸『色』一下子变的惨白,娇躯摇晃了几下,如果不是随后进来的玄灵扶住她,只怕她就倒在地上了。
“怎么回事?”玄灵将王暇扶着坐好,然后探头看了一下桌上的文书,不由地皱了皱眉头。
文书的内容其实并不复杂,共说了三件事:一件是始皇帝因病而薨。一件是遗诏胡亥登基为帝。第三件是:封扶苏为北郡王兼奉常,命其回咸阳掌管宗庙祭祀之事。
对于秦始皇的驾崩以及胡亥的登基,秦兵也早就预料到了,只不过,秦兵没有想到,竟然会封他为北郡王,同时又命他回咸阳。
很显然,因为轩辕天下不停地劫杀那些宣诣要杀扶苏的内侍,迫使胡亥不得不转变另一种方式来对付他。
这个回咸阳的命令就像是一个催命符一样,如果秦兵依命回咸阳,很有可能被对方软禁起来;如果不回咸阳,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无法说得过去。
毕竟,身为秦国公子,他的父亲死了,而他竟然不会回去,好说不好听!
所以,秦兵一定要回咸阳。
现在他所担忧的是,如何应对胡亥,李斯,赵高等人在咸阳给他的压力。
而此事对王暇来说则完全不一样了。
王家是支持扶苏的,可是现在胡亥登基,那王家这些年来的苦心经营,基本上可以说是白费了。想到那些在政治争夺战中失败的家族的惨境,王暇的心头突然生出一种无力感。所以才会差一点摔倒在地。
“收拾一下,我们准备回咸阳!”秦兵深吸了一口气道。
“夫君,咸阳不能回啊!”听到秦兵这么说,王暇连忙道:“这是他们给你设下的陷阱,如果你回去那……”
将王暇搂在怀里,秦失轻吻了她的额头一下,道:“傻瓜,父皇架崩,我们如果不回去,传出去别人会怎么看我们?再说了,咸阳又不是龙潭虎『茓』,你夫君我什么样的风浪没有经历过,岂不倒在这区区宵小之技手中?”
男人那强大的自信让王暇心头的无力感完全的消失,抬眸看了看自己的夫君,王暇点了点头道:“那咱们什么时候回去呢?”
“你们全都跟我回去,毕竟你们是我的妻妾,不回去说不过去。不过,你们手头的所有事务都要交待一下。一旦父皇大丧过去,你们就回上郡,而我就留在咸阳与他们玩玩。
好了,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你们快去交待手中的事务,之后我们就立即离开肤施前往咸阳。”
说完,秦兵走了出去。他要去找蒙恬做好必要的军事准备,以免李斯赵高等人狗急跳墙。只要蒙恬的大军存在着,李斯与赵高等人就不敢太明目张胆的对会他。
******
此次与秦兵一同回咸阳的除了众女之外,还有一批墨家,道家的高手。这批高手一共三百人,其中一百人扮成侍卫的样子,跟随秦兵与众女一起经九原至咸阳的直道前往咸阳。
而另一批高手则是二百人,他们化妆成普通的百姓,先一步前往咸阳。
“夫君,还记得我们在咸阳的第一次相遇吗?”温飘飘躺在秦兵的怀里幽幽地说道:“那次与会的人有很多,大家谈论了长城修建的事情,你似乎并不在意这些。道是对人家问东问西的……那个时候,好像有一个人问你为何要重建长城,你的回答好像是为了防御匈奴。
其实人家到达上郡那么久,可是真的对长城一点都不了解,夫君,你能够给人家说说吗?”
一路上,秦兵一直不言不语,众女都认为他是在为始皇帝的架崩而伤心,怕他因为伤心过度,而伤身,所以都想尽办法让他能够说话。
可是任众女如何说,秦兵都保持着沉默。
其实,现在的秦兵也不知道自己的心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是不想说话。
虽然他占着扶苏的身子,可是他与秦始皇并没有任何的关系,而且甚至于连一面都没有见过。可是,当他知道秦始皇死了之后,心头就像是丢掉了一个最完美的梦一般,让他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温飘飘知道,想要让秦兵说话,或者说摆脱秦始皇死的影响,就一定要转移他的注意力。而转移他的注意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说些秦兵比较关心的问题。
像是北方各郡的军队建设,政务等等,这些王暇等女都与秦兵谈过了,而秦兵也都一一做了解答。现在众女已经想出什么秦兵还关心的问题了。
这个时候,温飘飘想起她与扶苏初遇时的情景,便想以那个为引子,让秦兵说些长城的事情。
听温飘飘这么问起,秦兵深吸了口气淡淡地说道:“关于长城,说来可就话长了。”
一听秦兵这么说,温飘飘连忙道:“那夫君就详细说说呗,人家是你的女人,如果连父皇的这个丰功伟绩都不太清楚,只怕传出去,也会被人笑话的。”
“嗯,好吧!”秦兵也知道众女是想让他摆脱心头的失落感,他也不想让众女太过担心,便轻声说道:“父皇的丰功伟绩很多,东灭六国、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同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其空前统一的大秦帝国,父皇也采取了一系列基础建设和边防守备的措施。
诸如大规模修建万里长城,在内地和边防开筑驰道、直道、新道、五尺道,建立全国『性』的粮食战略储备体系,以及派重兵屯戍边疆和徙民实边等等……
这其中,长城最是让人惊叹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频繁、激烈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国筑城技术广泛发展起来。各诸侯国为了防御邻国的突然袭击,常常在自己的边境上修筑一些关、塞、亭、障等守备设施,后来又进一步把关、塞、亭、障用城墙连接起来,或把大河堤防加以扩建,便出现了所谓长城。
据史记载最早的长城是楚国的方城,约建于距今四五百年前。
至战国初期和中期,随着各诸候之间战争的加剧,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各主要诸侯国都纷纷筑起互防长城。有齐国修筑的西起平阴东连琅邪海滨的长城。
有我大秦沿洛水西岸修筑的“堑洛”长城;有魏国沿洛水东岸修筑的河西长城。有魏国修筑的河外长城;有郑、韩两国相继修筑的郑韩长城。有燕国沿易水北岸修筑的易水长城;有赵国修筑的漳滏长城;还有中山国修筑的中山长城。
除这些内地诸侯互防长城外,在战国中后期,由于匈奴、东胡、林胡、楼烦等游牧部族的日益强大和南下,大秦、赵、燕三国都修筑了规模颇为巨大的边地长城。
其中,我大秦国的边地长城建于昭王灭义渠之后,西起临洮,沿洮水东岸北上至狄道,转向东南。赵国的边地长城建于武灵王破林胡之后,筑有阴山南北两道长城。
燕国的边地长城建于秦开破东胡之后。
总之,在父皇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都建了许多的长城。
至父皇统一中原后,一方面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以利大秦的统一,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另一方面,出于抵抗匈奴、加强大秦安全的需要,不仅没有拆毁边地长城,而且在秦、赵、燕王国边地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大规模地加以修葺、连接和增筑,遂出现了现在的长城。
大秦长城的修建,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共12年之久。
第一阶段,由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二年。这时父皇刚刚平灭六国,大秦同倍正紧张地进行一系列改革和推行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对匈奴采取的是战略防御方针。
在这一阶段中,为了确保边境的安全和为下一步对匈奴实施战略反击做准备,重点维修了原秦、赵、燕三国的边地长城,并新筑若干部分,以使其互相连接。
自战国中后期起,中原各诸侯国与北方游牧族相邻,无不筑长城以为界,边界所至之处,亦即长城所建之处。父皇灭六国的当年即开始了维修和新筑长城的工程,这里维修的是原赵国的阴山南长城和燕国的边地长城,并新筑二者之间的段落,使其互相连接。
原大秦国边地长城的东端和赵国阴山南长城西端之间有一段黄河,这一段从前无人筑城,现在通过筑城立塞,从而把大秦、赵长城连接起来。同时在维修原秦国边地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延伸到羌中。
第二阶段,自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七年。这时形势已发生巨大变化,父皇巩固内部的工作已经完成,边地长城的修缮已基本结束,边防已经巩固,对匈奴作战的各项准备皆已就绪,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并取得重大胜利。
秦始皇三十二年,蒙恬大败匈奴军,一举收复河南;次年又渡过黄河,攻占高阙,控制了阳山、北假一带,从而使大秦的边境向北推进很远。为了巩固新占领的地区,于是开始第二阶段修建长城的工作。
第二阶段的任务共有两项。一是“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也就是榆中县开始,同第一阶段由狄道沿洮水向西北延伸的长城相连,沿黄河而东,直到与阴山相连,即与原赵国阴山南长城的西端相连,并在沿河岸边修建44座城塞,建立44县,从而加强沿河的防御。
二是在高阙、阳山、北假一带“筑亭障以逐戎人”。也就是重新修复赵武灵王时所建的阴山北长城,并自高阙向西南延伸很长一段,直至与当时的流沙连接;向东与原赵国阴山南长城会合后,转向东北原燕国的长城相连。
这两项任务都是以新筑为主,包括修复赵武灵王的阴山北长城,由于匈奴的长期破坏,亦和新筑相仿。加之地形复杂,多行于崇山峻岭之中,因而任务十分艰巨,仅靠蒙恬所率部队和沿边郡县的军民是难以完成的,遂大规模地动用了内地的人力和物力。父皇也因此为世人所诟病。”说到这里,秦兵叹了口气。
见秦兵又叹气,温飘飘连忙道:“夫君,我到上郡那么久,都没有去长城上看看,长城就是一段长长的城墙吗?还有它是怎么建的呢?”
闻言,秦兵呵呵笑了笑,轻抚了抚温飘飘的长发,道:“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