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偕行!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行!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明天,就在明天,喂饱了我们的战马,激励了我们的士兵,我的丈夫,就要率领征人荡平江东了。醴酒和热血相互激荡着,让我喘不过气来。于是起身,绕过击箸而歌的众人,缓缓步出殿外。
一轮冰蟾当空而照,不时有月桂的香气拂面,大殿里的歌声犹然萦绕在耳,我着王后礼服立于檐下,依旧感到夜凉如水,沁沁的冷气浸透厚厚蜀锦,和酒后炽热的身体相撞。于是移步,从偏殿东门出,走向木槿环绕的英华阁。
步至前庭,突然听到喁喁有声,再一听,居然是须儿的声音。
“早些回来,一定要记得。”
“知道了。”一个男子的声音。
“回来去求我姐姐,姐姐答应了,汉王那边好说。”
“知道了。”
“你这个人…知道了知道了,知道什么了?”须儿用半恼的声音说,露出几分娇俏。
心里不由一惊,男女私会,成何体统。
第二个念头转来,这个人似乎要远行,此时又在汉宫,显然是个将领,是谁?是宴会上的人?
心里计较着,耳边的私语一直未停。突然听到须儿柔柔呼了声“信…”
韩信?!
不由又退几步,没入木槿花中,心中暗暗慨叹,有女同车,颜如舜华。今日可真是应了这句话,木槿花下,青年男女暗吐衷肠。不上前是有原因的,韩信出征前夜与须儿私会,想是早已暗地成双。这不比的寻常儿女胡闹,耽误明日之事,谁也担待不起。
再就是出自自己私心,韩信雄才大略,萧何赞曰“国士无双”,他也配得起须儿,何必冷心冷意,棒打鸳鸯。
只是又有些着恼,须儿一向亲近我,如今大事,居然不与我相商。
正在胡乱想着,须儿脚步已远,只等韩信出来,我就可以从另一边的石子路悄悄回殿,比他更快一步。
等待了半盏茶时间,还不见韩信出,心中不由不耐烦,正欲找个由头出现。石子路边又走出一个人,行至英华阁阁口,阁内灯烛突然亮起,还好花叶葱茏,挡去我的影子。
“韩兄夜会美人,好兴致。”
“彭兄逃席而出,莫非也要私会佳人?”
“哈,哪里比得上你,大姐嫁汉王,小妹要嫁与你,也是个王妃了。”
“事情未定,彭兄出言务必谨慎。”
是当谨慎!一股怒气在胸中难以抑制,封王封爵,韩信彭越二人说的轻松异常。未免对自己太过有信心,此事定有蹊跷。
彭越大概也察觉失言,呵呵笑几声,同韩信步出英华阁。从我来时之路返回大殿。
整理衣裙,从石子路慢慢步回,一时竟然理不出头绪。
须儿应当是偷偷进宫,此时定不敢在宫中久留,只有明日将她召来细细盘问。突然记得她带盈儿他们去校场,现在一下明朗,定是去迎接韩信。难为她做的这样滴水不漏,连我也给瞒过。
穿过石子路便是一架长桥,正是那日我遇见陈平张良一行人之桥。
踏上桥,一愣,复一笑,对着那两个行礼之人说道:“免礼,可巧在此桥又遇二位谋士。”
真是巧了,刚刚想到他二人,他二人又出现在桥边,今夜可真是热闹,逃席的,私会的,密谋的,这二人又是为何来此?
还不等我开口问,陈平已禀道:“大王召集在大殿召集舞姬,戚夫人也过来领舞折腰,臣等漫步出来醒酒。”
“戚姬来了?”
陈平抬眼望我,答了个“是”字。
“戚姬明日随王出征,今夜倒要辛苦她跳舞,”我不欲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因而另起一句问道,“二位同去,一定要尽心辅佐汉王,汉王身上还有旧伤,希望不要再添新伤。”
“诺。”
正欲叫他们退下,突然想起什么,问道:“本来不该问这些,不过二位也不是外人,汉王此去,到底是怎样打算?”
张良走近一步,方才谨慎说道:“汉王率诸将由函谷分三路,汉王亲领中路,韩信彭越等人南北包抄。”
“彭越此人,什么来头?”
张良答道:“水盗出身,曾助汉王攻昌邑,亦曾助昔时齐王抗楚,往来不定,后来归属汉王,乃魏国国相。”
我蹙眉:“反复不定,这种人得小心提防着。二位务必留意。”
又问:“韩信此人如何?”
“稀世将才。”
“为人如何?”
“敏锐刚毅。”
我静静思索,也不作声,张良何等精明,立刻借口:“王后恕臣直言,韩信此人,足以为王为相,在外将兵屡建奇功,在内决策战无不胜。汉王善御人,如非汉王,这匹良驹可能无人能够驾驭。娘娘可是担心…担心良驹妨主?”
虽然欲将张良陈平引为心腹,这几日更是多赐金玉,但是有些话还是不敢贸然说出,只是点头道:“所以二位此去,重任压肩,万望不辱所托啊!”
和他二人分路,又慢慢踱回正殿,此时,正殿灯火晦暗,亦无丝竹之声,想是筵席已经终了。
想走近大殿静坐一会再回寝宫,不防迎面走出一人,看着面生,一开口,我心下已然明了。这就是韩信。
待他行礼毕,我虚扶一把,寒暄几句,让他先行。粗粗瞄过几眼,亦不禁赞赏须儿好眼力,眼若寒星,眉如墨画,即使身上未佩甲胄刀兵,仍然威风凛凛,不似普通须眉浊物。且处事泰然,不期而遇仍然进退从容,果真当得起国士无双。
这样一个人,须儿就算不开口,我亦希望收服于吕氏麾下,既得好妹婿,又得一个奇才,实乃人生幸事。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