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心(2 / 2)

天之厉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应付,最后却换来了一句:“辛苦了。夹在两位师兄之间真是难为你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老和尚又带了一个名为观世法的小僧人,然后不到一年就圆寂了,到最后还是剩下了很多谜团留给了他的徒弟们。因为就连楼至韦驮,两世师徒都并不知道他们的这位师父到底法号为何,只知道那原本是天佛原乡的一位大师却不知为何最后到了善恶归源。

老和尚的葬礼相当的隆重,来的也不乏高僧大德,由此推断老和尚圆寂之前想来在应该是有不低的地位。

只不过虽然来的是高僧大德,但是其中真的有几分是真心的吊唁天之厉却是不知了。看着那些高僧念诵往生咒的身影,天之厉笑的讽刺。即使是只有孤忏部分的记忆,天之厉也知道越是所谓的名门正派就越是藏污纳垢。所谓的高僧又有几个心里没有恶念,就连正法时代的孤忏那样的人都有心魔更何况末法时代的所谓高僧呢?

而且往生了又如何?往生了便不是最初的人,没有最初的记忆就不是最初的人,而就算有了记忆又经历了别的事情也会慢慢的改变。于是苏斯道不是孤忏,而天之厉,或许也不是苏斯道。只是,只要初心未变,他还是最初的他。

修炼千年,修的也就是这一颗心罢了,要是成佛要失去初心,那他宁可一辈子都是凡人。

==

作者有话要说:前半部分轻松,后半部分恩恩,有点沉重。写这一章的时候其实思考了很多很多啊。首先我家长就有信佛的,所以连带的自己也看了很多有关佛学的经典著作,现在虽然很多都淡忘了但是还是记得一些的,也有所感触。但是作者这货看的最多的却是道德经= =吾人修道恩恩。扯淡了曾经看过一本金刚经的注解,当时翻开书的第一句就是:如果翻阅了这本书的内容却不是为了成佛的话会坠入阿鼻地狱(之类的吧),然后果断就把这本书放下了觉得不看也罢。虽然那本书据说是某个对佛学很有研究的人写的。在作者这货的理解之中,修佛也好修道也好其实都不过是修心而已,何必要为了成佛成仙去修呢,这样目的太明确了真的能修成么?的确,没有人不想成佛,没有人不想成仙,但是如果都是汲汲营营想要成佛想要成仙,修道最后确定修成的不是魔么?我觉得修行嘛,是锤炼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灵澄澈明净,而不是就是为了成佛成仙。只要不失去一颗向善的心,最后就算没有成佛又能怎样呢?至少是问心无愧了就算是不成佛也没有什么遗憾的。话说其实我是真的不喜欢李叔同的,就算是世人再怎么赞誉李叔同我也不喜欢他。我真的不知道一个抛弃妻子的人到底是怎么爱世人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都说他爱世人,但是就像他的妻子所说的那样:你爱世人为什么独独不爱我。李叔同是大爱了,但是他却牺牲了他的妻儿,他的作法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但是总是觉得别扭。很多人被弘一大师所救赎,但是他的妻子和幼子呢?不知道。都说佛是博爱的,但是如果博爱是要斩断和自己所爱的人的联系,真正的超脱红尘之外,那么这种博爱和残忍又有什么两样?连自己的亲人都无法去爱都无法去负责谈何对世人负责?如果这就是成佛的话,那么还不如一辈子留在尘世之中做个凡人,也好过无情无泪的石佛。

☆、雪中送炭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