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公孙前辈(1 / 2)

汉末窃国商 未知 1099 字 2022-04-14

还好,公孙埒先生没有外出。

说句实在话,这江南一带的老百姓、名流对张宇、韩扑现在是极为熟悉,评价也极高。单就今年拿几百万石粮食出来赈灾,长时间设粥棚救助灾民这份义举,无论是官或是商家身份,这绝对是一份高义了。

公孙埒这么多年来由于身体状况差,也很少见客了,平时除了和几位弟子下下棋,耕种了几块薄田,谈经论学外,已经基本不外出了,就连不远处的鹿门书院也好些年没去过了。倒是水镜老儿早半年前来过一次。好在门下几位弟子倒也是富足人家,虽然也未出仕,但经常接济一下师门,倒也让老人衣食不愁。

这天,他正在和门下弟子3人在煮茶谈天,小童说有客到:“武陵侯张宇张大人求见!”

“师傅,这张宇素来心怀天下苍生,颇有仁义之名,又是留侯后人,见一面也好。”小徒弟孙坷倒是先吹起耳边风来了。

“那就把他带过来吧。”

几分钟之后,张宇来到了公孙埒等人煮茶的偏厅。

“零阳县张宇,晚生末学拜见公孙先生。”

“请坐,老生身子不方便,不能回礼,见谅。你就是那这2年里以行商出身,任零阳县县令的那位武陵侯张宇?”老人身子还真是不方便,手边还有一对木拐。

“正是晚生。”张宇不感托大,恭敬应答。

“老生听说你今年为了救助江南灾民,倒是花了不少金钱、粮食及人力。这世上有你如此仁心之人不多见了。”

“为了天下苍生,晚生就算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只可惜这眼下世道,晚生也是有心无力啊。”

“庸人当道,阉臣作乱,乱象渐起,只是苦了这天下苍生。这当今如你一样的父母官不多了,要是各地官员能尽心体贴老百姓的疾苦就好了。”

“这样的官员也还是有的,象本县韩扑大人,荆南蒯氏兄弟都是关爱老百姓之人,为政清廉。只是这样的人太少了。”

“我朝历来是按‘士农工商’来分人之高下,官员全部出之于士族,当然以他们士族利益为重了,能有几人能象你所说的那韩扑等人一样呢?要是我这几个徒儿能出仕一方,倒也能和张大人一校长短,只可惜老夫无能啊。”

“师傅,徒儿不求出仕,能天天在此陪你下棋、煮茶,吟听师傅教诲就够了。”几位徒弟倒是异口同声。

“公孙先生,晚生这一次前来,就是想请先生为晚生介绍人才的,不知您这几位高徒可愿意出仕帮我?”张宇见公孙先生这么一说,也是打蛇随棍上。就早几天,洛阳那边传来消息说,张宇很有可能接任武陵郡守一职,能网络几个治政之才,那当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