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炼钢铁(2 / 2)

汉末窃国商 未知 1077 字 2022-04-14

这么一折腾下来,20天就过去了,这20天里,新路也通了,清除了矸石的矿石早就运了几十大车过来,作坊前面的那个堆场上就堆放了不少。

有从岛上运来的煤,为了尽快出钢,接下来,那就是用煤作燃料,高温炼铁、炼钢了。这地一次高温炼铁、炼钢,实际上也是一次教学过程。

第二天一早,生火烧炉,在炉内放入矿石。随着炉内温度升高,炉壁变红,铁矿石在陶炉里也慢慢变红,变软,然后慢慢变成液态。矿石里的矿渣慢慢浮上表面或沉入炉底,把矿渣清除后,把铁水倒进已烧红的陶模里,等它们慢慢冷却,这样,一大块生铁就炼成了。

这目前还是实验教学阶段,第一天,4座陶炉也就只烧了12块生铁。不过,这后面的三炉铁都是庄丁、学员们自己动手作出来的。

能自产铁了,大家都很开心。

第二天一早,那就要炼制熟铁了,在从陶模里取生铁铁锭时,四具陶模都碎了。管不了那么多了,再次把生铁在高温炉里加热到液态,张宇亲自­操­作,往铁水里慢慢加入碳粉,慢慢搅拌均匀,当达到一定的比例后,就算是炼钢成了。把这铁水倒入陶模,一冷却,就是熟铁了。

而东汉时期所说的­精­铁,就是指这种熟铁。

而生铁和熟铁最大的区别就是含碳量不同,而表现在物理­性­能上就是生铁易粹,不能锻压。

要按古代的打铁办法,这­精­铁要通过上百次锻压、淬火,还要不断加入‘铁­精­’,这样才有可能得到上好的兵器。

当天下午,张宇让人把炼生铁所剩下的那两种黑­色­矿渣再次加热了起来。炉火温度很高,比炼钢铁时的温度高了好几百度。为了达到高温,2台风箱同时给炉里送风,炉内温度上来后,矿渣慢慢溶解、分离,终于提炼出了他想要的东西----锡,而附属产品就是镍及矿渣了。

这段时间,张宇算是对零阳县县衙只能是遥控指挥了,不过,有黄阂、彭争、肖敏、王秀才等人在那里打理,有余苞、王篙负责军训,张宇也不担心,一般的小案子,黄县丞已经能胜任了,所以这段时间也算是住在了‘张家村’里。

为了解决陶模易碎的问题,而当晚,张宇就在那里指导大家用陶模来制作铁模了,几位工匠和部分少年班学员也是在一起跟着学习。

不过,张宇早前想找靠山的事这几天里也有了好消息传来,倒底是啥好消息呢?请看。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