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时年23岁的张火丁在首都人民剧场举行了个人首次专场演出,受到来自师父赵荣琛及各个方面的一致赞誉,一颗梨园新星冉冉升起。
宋任穷的关怀
在张火丁拜师仪式结束后,有关方面决定为这位程派新秀举办专场演出,以展示张火丁拜师学艺后的成果。
1994年10月上旬,张火丁专场演出方案确定了下来,由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主办,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协办。演出节目单的封面,准备由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宋任穷来题写。宋任穷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一,曾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因年事已高,离休在家。但他仍然热衷于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爱好京剧艺术的他,应邀担任程派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
1994年10月16日,研究会秘书长徐笠翁与张火丁前往宋任穷家中拜访,顺便商谈请他题字之事。上午10时来到宋任穷的家中时,张火丁大感意外。宋任穷的家中陈设竟如此简朴,房间内只有简易的木扶手沙发和几个文件柜子,与普通老百姓没有多大区别。他的夫人衣着朴素,像是一位街道上的老奶奶,但十分和蔼可亲,见到火丁后问寒问暖,像对待自己的孙女一样。当她问到火丁今年多大时,张火丁答23岁,老人直夸火丁年轻有为。正当张火丁与宋夫人寒暄之际,宋任穷从书房里走了出来,他身着一件普通的茄克服,内着一件看起来已经很旧的衬衫。宋任穷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大领导的架子,他热情地与徐笠翁和张火丁打招呼。大家落座后,徐笠翁向宋任穷说明了来意:火丁想举办个人演出,想把她和宋老的合影印在节目单上,宋任穷欣然应允。他还询问什么时间演出,演什么戏等,并表示在演出那天一定到后台去看看。他说,自己很想去看戏,但年纪大了,坐不住了。张火丁听后很感动,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年演员的关怀,给她办好个人专场演出增添了信心。
当张火丁和徐笠翁离开宋任穷家中时,宋任穷的秘书再三表示,待老人家题字写好后送到研究会。
10月18日,宋任穷的题字送到了研究会,一共写了六条“张火丁专场演出”的句子,供研究会挑选,在落款“宋任穷”处还加盖了两个图章。他的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令张火丁和研究会的同志十分感动。
冯牧写前言
在张火丁专场演出的节目单上,应当有前言,让谁来写前言呢?程派艺术研究会会长冯牧自然是责无旁贷。冯牧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是闻名遐迩的大作家。他痴迷程派艺术,对程派艺术青睐有加,且颇有研究;如今又身兼程派研究会会长,这篇前言由他执笔,再合适不过了。
冯牧与程砚秋是多年好友,对程派艺术有特殊感情。他的艺术底蕴厚实,对程派艺术有着精深的研究和精到的见解。由此,由他兼任程派艺术研究会会长,应是当之无愧。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