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袁术作乱而纷乱了一阵子的中原大地,再次因为一个小人物而风云突变,几大势力都卷入其中,这个小人物就是臧洪其实说臧洪是小人物是不正确的,这个人少年成名,比他大十多岁的张邈张超兄弟和他情同手足,义结生死;袁绍孔融乔瑁孔伷等大佬和他平辈论交,在诸侯讨伐董卓的会盟上,还客串了一把主持人,一时风光无二但是这个人威武不屈为了报知遇之恩慷慨就义,英年早逝,以致声名不显所以历代三国游戏都没有把他罗列进去,导致很多人都对他一无所知然而,在陆羽所处的这个时空里,这个小人物的命运会有怎样的改变呢?会给历史的走向带来什么蝴蝶效应呢?
事情还要从中平二年(公元195年)八月说起,因为曹操屠杀徐州而和曹操翻脸的张邈陈宫反出兖州,曹操围张邈之弟张超于雍丘危难之际,张超对左右说:“唯恃臧洪,当来救吾”当时臧洪在袁绍手下做东郡太守,驻东武阳左右都以为袁曹方睦,而洪为绍所表用,必不败好招祸,远来赴此张超自信地说:“子源,天下义士,终不背本者,但恐见禁制,不相及逮耳”也就是说,臧洪肯定会来救我,只是他实力弱鞋周围又有诸多掣肘,未必能来得及坝g
张超的自信恐怕我们今天的大多数人无法理解,你们俩非亲非故,人家凭什么去为你赔上一条命呢?而这恰恰是中华文明留给我们一个非常宝贵的财富,也是汉族传统知识分子阶级的脊梁所在张超自信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士为知己者死”
士,是对古代知识分子的统称,但是真正的士,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并且愿意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在他们那里有三种恩情是必须以死报答的:救命之恩养育之恩知遇之恩可能有人不理解,我简单解释一下首先,臧洪是一名真正的士大夫,以春秋时期士的道德模范来要求自己,在东汉,这类人有一个统称:清流除了臧洪,还有两个人,我们比较熟悉:荀彧和诸葛亮那么为什么救命之恩养育之恩和知遇之恩是要以死相报的呢?因为儒家传统道德的核心就是孝,尤其是在汉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别人救了你,就是为你家延续了香火,免去了你不孝的罪过,你当然要以死报答你生活穷困,无力抚养父母,自然不能称之为孝,别人给你钱粮,替你尽了孝道,你也要以死报答你在社会上默默无闻,不能彰显祖先的名声,别人提拔你,让你可以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免得你家祖宗在地下当饿鬼,你还是要以死报答说到底,就是孝道
春秋时,齐国有个书生叫北郭骚,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他拼命劳动仍然无法赡养母亲,就去找当时的宰相晏婴,请他帮助自己晏婴给了他钱粮,他收了粮食,把钱留下了后来,晏婴被齐王炒了鱿鱼,回老家路过北郭骚的门口,晏婴就把这事告诉了他北郭骚听了之后说了一句:“先生好自为之吧”,晏婴就和他辞行了上了马车,晏婴长叹一声:“难道我被罢职不是咎由自取么?我对齐国的士人实在是太不了解了”这话什么意思?晏婴是个文化人,骂人不带脏字,我等小民翻译过来就是:“你个喂不熟的白眼狼,老子当年替你尽了养育之恩,今天你居然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真不是个东西”
晏婴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当时士族阶层的道德要求就是如此,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然而北郭骚却仅仅轻描淡写地安慰了一句,晏婴只好自叹识人不明,被炒鱿鱼是活该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北郭骚是个真正的君子,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北郭骚送走晏婴,转身就跑去自己朋友家里道:“晏婴是齐国的贤相,今天他被炒了鱿鱼,明天齐国就会衰落,我受了他的大恩,自然要以死相报我将为晏婴自杀,消以此警醒齐王,请你将我的头献给齐王,以表明我的心志”说完,拔皆杀,毫不犹豫
北郭骚的朋友拿着他的头,觐见齐王说:“晏婴是齐国的贤人,今天他被驱逐,齐国明天就会衰落,我的朋友北郭骚受过晏子的大恩,不愿意看到这个局面,所以他用自己的头来警醒大王,消大王找回晏婴北郭骚是为齐国而死的,现在我将为北郭骚而死”说完,也退下,拔皆杀齐王大惊,亲自追回晏婴晏婴听说此事,再次仰天长叹:“难道我的去职不是咎由自取么?我对齐国的士人愈发不了解了”
嘛意思?北郭骚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士人的尊严,报答了我对他的恩情,我却怀疑他的品格这样一个有国士之风的人才却因为贫穷无法赡养自己的母亲,长期得不到任用,我这个宰相是在是太失职了,难道不应该被罢免么?
这个例子仅仅是春秋时期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那时,士族知识分子的道德模板就是如此到了东汉,士族地主已经堕落腐化的不成样子,再加上党锢之祸对士大夫阶层的摧残,整个知识分子的脊梁就几乎被打断了像臧洪这样的人,已经算是凤毛麟角了,而张超却非尺运的交到了一个,所以说,能看透人心的人,总有一天会成大器,他们的代表就是刘备所以想要出人头地,就要练成一双能识人的火眼金睛
事实证明张超没有看错人,臧洪一听到张超被围雍丘的消息,立即披头散发地跑到袁绍那里去搬救兵虽然张超的哥哥张邈与曹操袁绍当年都是一起在洛阳偷鸡摸狗的官二代,但干大事惜身,见小利忘命的袁绍显然不愿意为了一个张超和曹操翻脸于是臧洪当场和袁绍绝交,然后回去收拾人马,准备援救张超,结果还没出发,张超就因为刘备的调解而平安脱险但是臧洪所驻扎的东武阳本来就是袁曹交界的地方,这下袁绍曹操两大巨头都恨他入骨,处境十分危险
建安元年四月,袁绍围攻臧洪,全城军民感念臧洪往日恩德,众志成城,坚守一年有余为何?臧洪军政皆优,在东郡太守任上安抚百姓,平定匪乱,百姓多赖以得活在最危急的时刻,臧洪见破城在即,对手下说:“袁绍因为我的缘故,围攻东郡,我因为大义,不得不死连累你们实在不应该,趁着现在还没有破城,你们可以先把妻子儿女送出城,不必陪我去死”结果全城百姓没有一个人出城投降,城中无粮,主簿把机关食堂的三斗米拿出来准备给臧洪熬一锅稠稀饭,结果臧洪让主簿熬了一大锅稀粥,杀小妾给将士下饭(参刘安杀妻款待刘备故事)
建安二年秋,臧洪的信使——东郡丞陈容终于来到了小沛,向张邈张超兄弟求救张氏兄弟势单力爆向吕布借兵,吕布当然不愿意出这个头,遂问计于陈宫陈宫便教张氏兄弟往徐州向刘备求援此计一石二鸟,一者破袁刘联盟,二者祸水东移,引曹刘相攻,自家好从中渔利张氏兄弟遂投徐州而来
刘备闻二人至,一面召集众文武,一面请二张与馆驿稍歇众人齐聚议事厅,刘备道二张来意孙乾道:“方今天下能抗衡曹操者,唯袁绍耳我等欲抗曹操,必结好袁绍,现今河北与我方睦,不可因区区臧洪,开罪袁绍主公可婉言拒之”
刘备面有不忍之色,道:“彼走投无路,求救于吾,何忍拒之?况臧洪者,义士也,不救恐失于议论”
孙乾复道:“主公万不可因小失大,我若救得臧洪,便同时得罪了袁曹两家再加上吕布袁术徐州四面皆敌,他日有难,何人能来救我?”
陈群亦道:“公佑先生肺腑之言,主公诚宜三思张邈向与陈宫交厚,此番前来,怕不是吕布从中做鬼?主公万不可上当”刘备闻之,默然
鲁肃视陆羽良久,道:“汉魂素来奇计百出,今日为何一言不发?”众人闻之,皆视陆羽刘备道:“汉魂可有良策教我?”
领导说话,基本上一百句里面有九十九句半都有潜台词,一个好的下属,就是要能够准确无误地领会领导的潜台词,俗称:揣摩圣意一件事情如果领导有了主意,等待你的附和,他就会说:“诸位意下如何”如果一件事情领导没主意,要你来出主意,他就会说:“诸位有何高见”如果一件事情,别人出了个馊主意,而领导又不便反驳,他就找一个心腹问:“先生意下如何”,这个人未必有什么好主意,但他一定会否定别人的主意,因为这是领导的意思再如果,领导的意见和大多数人的意见相反,而他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看法,他就会寻求支援,这时候如果你能够挺身而出,说服大家支持领导,那就要恭喜你了,你已经在领导心中挂上号了,俗称:“简在帝心”说不定领导哪天心情好,就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很显然,刘备这时候点陆羽的名,就是消这位时常语出惊人,做事天马行空的军师能支持他,改变大家的看法客观地来说,刘备一直都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做事,有时候太过拘泥于道德,不像曹操那样善于权变,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所以他在历史上一直被曹操压制但是也正因为刘备带着这种劳动人民朴素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去行事,导致他的运气特别的好曹操无数次地将他逼到山穷水粳却又无数次地被他柳暗花明,曹操网罗了天下一大半的精英,却没能从刘备手里撬走一个,就算是用阴谋诓来了徐庶,也只能做个摆设
换言之,文治武功才情谋略任何一个方面都被曹操甩开了十万八千里的刘备如果和曹操一样靠玩弄政治手腕争天下的话,早就被整死在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了所以刘备走上了一条和曹操截然相反的道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每每与曹相反,事乃可成”这条路很难走,尤其是在这个作秀无底线,炒作无上限的年达,刘备的很多行为都被一些人看做是政治作秀但是他们恰恰不知道什么是政治
用主席的话说,政治就是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难道曹操迎奉天子就不是政治作秀么?刘备出身贫寒,没有曹操的天时,也没有孙权的地利,他只能靠一样东西——人心每个人的心中都会与生俱来的向往光明,尽管在历史的长河中,光明从来都显得那么短暂,但人们从未停止对它的追求刘备利用的就是人们对光明的向往,所以他只能选择和曹操孙权相反的道路,即使这条道路无比艰辛,甚至被后人恶意猜度,但刘备别无选择
但是,在历史上,没有一个政治家能把刘备的这条政治经验理论化,升华为武装对抗曹操的思想武器然而今天,这个光荣的历史任务,这个改变东汉末年政治格局,甚至影响了今后几十年天下大势的伟大命题落到了陆羽的身上沉浸在三国十余年的陆羽敏感地认识到,今天的这番话必将改变很多人的命运,也必然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他能够选择么?历史清楚地告诉他,如果他不说,刘备最后只能偏安一隅要想改变历史,今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季汉史·慧侯陆羽列传》中关于这段对话有这样的评述:“昭烈克成帝业,始于今日”
陆羽终于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想通了三国史上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的他突然有了一种顿悟的感觉用党的话来说,就是从一个战术家成长为一名战略家了,能够跳出历史的局限性去看待问题,这种将周围人群从思想上甩开了1800多年的感觉,真好学好历史,很重要
当刘备已经等待地有点失望的时候,当众人已经感觉有些不耐烦的时候,陆羽突然仰天大笑这一笑,把所有人笑得摸不着头脑,只好看陆军师一个人演独角戏等陆羽感觉腹稿打得差不多的时候,便退那让大家几乎抓狂的表演,向刘备一鞠躬道:“汉魂失仪,望主公恕罪”
“无妨,不知汉魂何事大笑?”刘备问道
“方才陆羽心中有一事不解,故沉思良久现豁然开朗,岂能不开怀大笑?”
“哦,备愿闻其详”
“小子无理,敢问主公,在兵马钱粮谋臣武将文治武功上可有一样比得过曹操?”
“皆不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