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会审(4)(1 / 1)

调查陷入僵局,江波一口咬定自己奉命行事,但是他拿不出旅部命令的电文,接受命令的白绍德已经死无对证。何昆断定江波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擅作主张,私放叛军。可是,他们该问的都问过了,从参谋长到电讯科长到电报员,众口一词,都说旅部没有发过让叛军通过城关铺防区的电报。何昆认为突破口还是在江波身上。江波同宣子奇关系非同一般,对于江波而言,宣子奇对他有过救命之恩,他一定会想,他此番保住了宣子奇,宣子奇会投桃报李,再把他给保出去。要打破他这个幻想,逼迫他把电报交出来!因此,何昆让余维三去找江波,一定要把这封电报给抠出来。余维三有些犹豫,假如真的没有这道命令,他以后在十七旅可是步履维艰了。何昆告诉他,不可能没有这道命令!只要他对江波晓以利害,告诉他,这是他活命的唯一机会,没有人会拒绝这个机会,除非他是个真正的共产党!要是那样,我们也不枉了这次调查了。余维三还是不想去:“任何人都不得有任何超越组织的单边行为,单独找江波,让特派员和罗秘书他们知道了,吃罪不起呀!”何昆轻蔑地说,他们不会知道,江波是他余维三的人看着的,他还怕什么,大胆做就是了,万一出了纰漏,他何昆承担。

余维三只好硬着头皮去找江波。他让老莫头给江波做了几样好菜,拿上去找江波。余维三一来江波就知道他是­干­什么来的,因此,江波一边大口吃着老莫头的拿手好菜,一边和余维三打太极。一顿饭吃完,一番话下来,江波滴水不漏,一口咬定自己从白绍德那里拿到的命令,至于命令嘛,他也想拿出来活命,可是他拿不出来呀!何昆听了余维三的汇报后,更加坚定了江波是共产党的判断,他一定要找出证据,把他打回原形。

于是,在联合调查组会议上,何昆尖锐地说:“在白绍德和江波两个事件关键人之间,我觉得江波的嫌疑更大。原因有三:首先,在黄埔军校,江波就有过因*嫌疑而被拘审的纪录。其次,城关铺叛军头领郑村,是我和江波的黄埔军校同学,他因为*身份和攻击本党行为,中途被军校开除。据我们掌握,在城关铺,江波常与对方见面谈判,他不会不认识郑村,也不会不知道他的身份,那么,知道了却不报告,只能证明他也是共产党,是在为对方隐瞒。第三,也是最为明显的疑点。事发当天,我和胡处长,还有余科长、一九一师的祝肇东科长一起邀请对方主官过来城关铺小坐,对方也答应了。可莫名其妙的是,未及见面,江波突然和对方在连部门口大打出手,竟把对方轰跑了!假定江波早就知道对方就是郑村,而他又知道我和胡主任都认识郑村,那么,这次斗殴事件的动机和时机就尤其耐人寻味了。因此,我觉得侦查重点应该放在江波身上。”费之群听得频频点头,在征求了余维三的意见之后,他说:“醋洒了,得管打碎醋瓶子的人要钱;佛经上有句话,故事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结束。就到城关铺去讨个明确说法吧。”

何昆对特派员的这个决定还是比较满意的,他相信,江波就是有通天的本领,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消除自己在城关铺留下的“犯罪”证据。因为叛军转移的第二天早晨,江波就被逮捕了,他手下的兵也被严密监视了。他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回到城关铺去消除那些证据。如果他何昆猜得不错的话,他们在城关铺一定能够发现点什么,很有可能是发现白绍德的一具尸体。那么,江波就是使尽浑身解数,也掩饰不了他做过的事了。带着激动的心情,何昆把余维三叫到花园里,边散步边叮嘱余维三,明天去城关铺,要带上自己信得过的人,一定不要再出什么纰漏。余维三一一应着。事有凑巧,何昆不经意间一扭脸看到罗茂丽正匆忙向会馆门外走。她去­干­什么?在十七旅,她还认识什么人吗?何昆心中一动,扔下余维三,跟着罗茂丽出了会馆门口,跟着她进了一间茶楼,跟着他见到了滕玉莲。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