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密信(5)(1 / 1)

部队要开拔,江波到厨房报到,老莫头担心何昆待在十七旅会给江波制造麻烦。江波倒是很乐观,他自信地认为,何昆翻不起什么风浪。老莫头提醒江波,对何昆,还是要多加小心。正说着,滕玉莲来找江波。江波给老莫头介绍,说这是滕玉莲,自己的未婚妻。老莫头非常惊讶,他差点失口说出,如果这是江波的未婚妻,那么康瑛算什么。江波适时地截住了老莫头,让他不要再提这件事。滕玉莲总赖在部队中不走,江波虽然有些尴尬,但是他知道,滕玉莲这是为了工作。滕玉莲告诉江波,罗绮丽叫他去家里吃饭。江波刚挨了罚,有情绪,不愿意去,就说部队要开拔,他正忙行军前的准备。滕玉莲却沉重地说,部队不开拔了,芙江那边,败了。听到这个消息,几个人都很难过。

何昆就是在这个时候走进厨房的。他鼓着掌,站在门口,看着里面的三个人,不说话,似笑非笑。

屋里的三个人谁也不理他,他径自走了进来,对江波说:“你,我,莫大伯,滕玉莲,我们四个能在十七旅凑到一起,这不是太巧合,太不可思议了吗?”江波直接对何昆说:“滚出去!”何昆不再理他,转向老莫头,他说,他要找老莫头谈话。老莫头心情也不好,不买何昆的账,说自己的长官没有告诉他。看着江波快瞪裂的眼睛,握紧的拳头,何昆好汉不吃眼前亏,放下一句“莫大伯,我在政训科等你”,讪讪地走了,留下三个人在厨房里相顾无言。

何昆还真把老莫头喊去,正经八百地谈了一次话。老莫头对他的老调再谈根本不屑一顾。老莫头去和长官部的长官谈话,当然没有办法做饭,宣子奇桌上的菜是另一个厨子老赵做的。滕玉莲在饭桌上再为江波求情,宣子奇对滕玉莲私自来部队,还赖在这里不走,卿卿我我,给部队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早就有意见,因此,他一点面子也不给滕玉莲,把话说得非常严厉。他说,江波违反军规,理当受罚,殴打上峰派员,没把他送交军法处已经够客气的了。滕玉莲的脸上有点挂不住,罗绮丽忙着夹菜给滕玉莲以打破尴尬,谁知放到口中的菜也和饭桌上的气氛一样,完全不对味。嘴一向非常刁的罗绮丽借题发挥,责怪地看向宣子奇。被这些琐事搞得一个头两个大的宣子奇再也忍不住对何昆的怒火。他不好直接向何昆发作,只好把负责此事的余维三叫过来,劈头盖脸训了一顿。

当余维三把这件事告诉何昆要他收敛一些的时候,何昆却不领情,他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余维三有点气何昆的一根筋,他点拨何昆:“你这样做,摆明了是与宣子奇较劲。你人在屋檐下,只能向宣子奇低头。事情已经做了,不如去给宣太太道个歉,因为宣子奇爱妻在军中是出名了的,得罪了宣太太,就等于在十七旅混不下去了。”何昆虽然知道这十有*又是江波搞的鬼,但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江波的日子更不好过,南昌起义突围的部队还没有找到,秋收起义又失败了,他空有报国之志,却只能日复一日在伙夫班背大锅,这份憋屈,他找谁说理去?他只能向滕玉莲抱怨,滕玉莲也只能安慰他:“办法只要想,总会有的。”

是的,天无绝人之路,几天之后,江波苦苦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

滕玉莲住在宣子奇夫­妇­的隔壁,这天夜里,已经躺下的她却被罗绮丽的哭声吵醒。实话说,宣子奇对罗绮丽那是真没得说。他宣子奇在十七旅说了算,罗绮丽就在宣子奇面前说了算。所以,才有了为一个厨子,何昆这个上头来的督察员要向罗绮丽道歉;才有了虽然宣子奇对滕玉莲多有不满,因为罗绮丽喜欢滕玉莲,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凭滕玉莲在这里赖下去。好在罗绮丽并不是一个无理取闹之人,一般情况下,她对宣子奇言听计从。当然,这要排除涉及她的老父老母的情况下。今天,罗绮丽就跟宣子奇大闹了起来,因为她收到家信说父亲罗胥仁被农军绑架了。吸取前面的教训,余维三一看是旅长太太的信,也不管何昆的意见了,赶紧让人给送过去。这不,罗绮丽看完信,就把正在开会的宣子奇叫了回来,从下午一直哭到晚上,要宣子奇去救自己的老子。宣子奇只能看着老婆哭天抹泪,他也没有办法,军令如山,没有命令,他手下就是人再多,也不能去。他对罗绮丽发了脾气,罗绮丽哭得更厉害了。

滕玉莲把这个消息告诉江波之后,江波眼睛闪闪发亮,就差跳起来了。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向滕玉莲确认了罗绮丽的父亲是在芙江被农军抓的之后,告诉滕玉莲,自己要去芙江把罗老爷子从农军手里捞出来。这是最好的取得宣子奇信任的方法,如果他成功地把老爷子救出来,就能够接近敌人的中枢神经,进而打探起义部队的下落,更多获取敌人的机密。滕玉莲对江波的兴奋却不敢苟同。江波对那边的情况一点都不了解,他不知道罗老太爷是什么身份,也不知道罗老太爷有没有过恶行,有没有过血债。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不知道为什么秋收起义刚刚失败,农军不抓别人单抓这个老头子。凡此种种,江波都没搞清楚,何谈救人,又怎么去救,站在什么立场上去救呢?再加上,他江波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军官,是农军最痛恨的人,万一他跟抓罗老太爷的农军弟兄发生冲突,他要向农军弟兄开火吗?

对于滕玉莲的过激反应,江波冷静地给她解释,试图说服她同意自己的行动。江波说,他老家就在芙江县,他对那里的情况和地形非常熟悉,他有把握把老头儿救出来。至于罗老太爷的罪行,相比于千余人的起义部队,就算搭救错了,两相权衡,轻重也非常清楚。最为关键的是,如果他们不抓住这个机会,那么他们只能这样无限期地等下去。而如果让敌人先一步找到起义部队,那后果不堪设想。

滕玉莲同意江波的看法,可是这么大的事情,一定要先请示领导再行动。江波认为,赵教官远在广州,等找到他,说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黄花菜都凉了!滕玉莲则坚持,绝对不能擅自行动。她要立即回广州找赵教官请示,并一再叮嘱江波必须遵守党的组织纪律,一定要等她请示以后再行动。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江波只能答应滕玉莲,自己尽量等她的消息。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