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阴神(2 / 2)

孔雀于飞 未知 3469 字 2022-03-14

他暗想秦星河习惯了自己在身边护持,没有为所欲为的能力,却养成了为所欲为的行事作风,明明修为不到,竟一点不惮轻身涉险,长此以往,对她绝非好事。虽作如此想,话在嘴边打了个转,到底没说出口。

幽灵这东西,小秦原先一直以为是无­色­无形无体的,如今才知在有修行的灵类眼中,三魂呈淡淡的红­色­,形态与生前一致,但也有例外,倘若某些灵兽修炼有成,达到化形或即将化形的境界,魂体也会是先天道体的模样。而自己的三魂就是红­色­的人形。七魄则依附­肉­身而存,­肉­|体死亡后,七魄便自然消散,所以死灵皆有魂而无魄。像秦星河这样人没死,魂魄先失的例子极为罕见,可以说如不出意外,满血海有亿万生灵的魂,却只会有她一个人的魄。

她从鸿钧那里得知,七魄呈黑­色­,形状不一,多为动物形。万红丛中一点黑,与自身又两相吸引,本来不难找,可直到第九日上,秦星河才在一群深红的鸟形魂灵中发现一只大鹤,通体半透明的浅黑,单腿站着,木木呆呆。她一靠近,那只大鹤便唳叫一声,展开双翅朝她飞来,秦星河记起鸿钧的嘱咐,连忙把拳头舒开。大鹤着了“觉”字,在空中打了个滚,从它身体中又跑出一只狐狸,一头野猪,一只山猫,这三只动物都­色­作淡红,脱离大鹤后飞快跑远了。它们一离开,大鹤的眼神马上由呆滞变作清灵,它悄然落在秦星河身侧,透明的双翼微张,一阵清风拂过她的发尾,清风散去后,那只大鹤已弥散于无形。

秦星河只觉神魂一动,好像凝实了点似的,身上也不再虚软得厉害,有了些力气。她仍处在茫然中,只知道刚刚收回了一魄,却不懂自己的一魄为什么是鹤形?那狐狸、野猪和山猫又是什么,怎么会从大鹤体内跑出来?鸿钧迎着她困惑的目光,道:“力魄主行动,主速度,鹤在你印象中是轻灵迅捷的代表,于是它就成了你眼中力魄的形象。另三只动物是有修行的­阴­神,你是仙人,七魄­精­纯不染,它们自然想先据为己用,再慢慢吞噬炼化。”

“吞噬?炼化?”

“除非活着时就有太乙以上境界,否则­阴­神俱都孱弱无力,受­阴­浊之气吸引,身不由己来到血海,身不由己再入轮回。那些在海面上飘浮不坠的,都是天年未尽就遭横死,落下血海后渡不过黄泉,一些心力强的­阴­神就会往上浮。其间过程十分艰险,最后能浮出海面的,多少都有点修为……”

小秦听得头大如斗,打断他的话:“停!你一个一个说,我一个一个问。六道轮回不是后土化生的吗?怎么现在就有了?”

“轮回天地初开便已有之,不然­阴­神没有去处,阳神没有来处,洪荒岂不大乱?六道轮回……六道我没听说过,也不知那后土是何人。”

小秦几欲晕倒,这洪荒历史也跟自己看过的歪说差别太大了吧,她抱着万一的希望又问:“你以前说过十二祖巫是盘古­精­血所化,后土就是祖巫之一啊,这些我不知道就算了,你的传承记忆里难道没有?”

鸿钧皱眉道:“谁告诉你说十二祖巫中有一个叫后土?哪怕是混沌神魔,也不能未卜先知谁会修成巫,别说十二祖巫眼下尚未出世,就是出世了,能否成巫还要另说。其他生灵若走巫修这条路,最终也可能成为祖巫,只是机会渺茫而已。天下祖巫本无定数,或许是有一个后土,但绝非那十二祖巫之一。”

他越解释,小秦的问号就越多,敢情巫不是天生的,还是修炼成的?那十二祖巫之说又从何而来?这也难怪,即使两人相识已久,小秦也了解了好些洪荒常识,可某些事情对鸿钧而言天经地义,生来便知,在她的认知概念里却完全不是那回事。鸿钧不欲多说,一道心印传来,直接以“神识传念”之术将一切解说明白。

原来“巫”指的是一种果位,而不是一种族类,所谓巫族,只是对于修行此道的炼气士的通称。十二祖巫则是指盘古­精­血化成的十二位先天神祗,他们炉鼎绝佳,适宜巫修之道,更天生具备盘古当年炼形所创“九变诀”的传承记忆,最有希望证得祖巫道果。尽管有祖巫之称,但他们还不算是巫,毕竟想选修什么道法是人家的自由。如果哪位“祖巫”脑子一抽,非要改走道修之路,死活就是不肯用自己身怀的传承功法,那也无可厚非。只不过这种愣头青应该不多……

普通的巫和地仙、真仙、金仙神通仿佛,大巫就再升一级,等同于太乙神仙,到了祖巫这一阶,基本相当于得了大罗果位,当然这其中也有差异,不是简单一一对应就了事的。严格来说,巫修和道修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二者不分家,巫修更重视­肉­身炉鼎的锤炼,法力的­精­进,道修更注重元神清明,通达无碍,讲究一个“悟”字——这也是说神通仿佛而不是境界仿佛的原因。

绝少有修士只修心不修身,或者相反,只修身不修心,所以大多数炼气士都是道巫双修,至多是偏重于一边,这个偏重的比例就决定着将来所证的果位。譬如鸿钧身为混沌神魔,天生­肉­|体强悍,平常也很注意淬炼炉鼎,但他还是重“神”而轻“形”,道心先于道体,从而得证大罗真仙。如果他当初走炼体的路线,说不定成道会早些,然后小秦遇到的就是鸿钧祖巫,而非鸿钧毛毛虫……以上是某女的脑补。

两种修炼之道,难说孰高孰低。巫修前期进步神速,后期举步维艰,大巫已经是凤毛麟角,而得了大巫道果后,几乎所有巫修都止步不前,唯有炉鼎为混沌出品或盘古出品的先天神祗中,会有那么零星几个证得祖巫果位。大巫们神通手段多,法术威力强大,一般同级仙人不是他们的对手,但巫修也有弱点。由于心境有缺,他们极容易剑走偏锋,以妄为真,唯心是物,堕入他化自在天世界,沦为天魔。这一节鸿钧没有细说,只言魔道也是道的一种,若修行有成,一样可证道果,只要于人无害,旁人或可出言点化,但不该强行Сhā手­干­涉。

道修就更玄了,光是入门一道,就将千万生灵拦于槛外,资质、心­性­、福缘、智慧、毅力,缺一不可,秦星河那样于昏迷中筑基成功,是走了万年一遇的狗屎运,只能作为特例。太乙散仙以下,心境和感悟不到,还可用勤奋专注来弥补,入了太乙境后,道行进阶便不像常人想的那样,只要功深日久就能水到渠成,悟就是悟,不悟就是不悟,若是一层窗户纸始终捅不破,纵然打坐入定一辈子也是徒劳。太乙境上的大罗境就更是晦奥,虽有言称“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即是大罗天”,可什么是不为形所累?如何才能不为形所累?

小秦觉得,巫修就像是面向大众的普及班,入门易­精­进难,但谁都能尝到点成就感;道修就像是点对点辅导的­精­英班,能不能入班,入班了能不能学到东西,一半看悟­性­,一半看天定。大家参加哪个班全凭个人意愿,学不好还可以转班,只有鬼修是例外——­阴­神之身虚虚荡荡,本无实体,连炉鼎都没有,还怎么习练巫修之道?因此鬼魂欲踏上仙路,必然从道修入手,首先定心住神,慢慢学会炼形,化虚为实,形神如一,才可成正果。

秦星河消化完这一堆零零碎碎,忍不住道:“鬼也能修仙吗?”

鸿钧笑道:“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阴­神为何不能?鬼有鬼修之法,鬼仙也有鬼仙的妙处。大成之时,道体能在虚实间自如转换,神随意动,身随意转,我也未必能及。”

本作品源自晋江文学城 欢迎登陆观看更多好作品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