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当兵(2)(1 / 2)

太阳偏西了,江面上升起了耀眼的金光。石夫迟迟没来,少哉心急如焚。忽然间听到一阵喧哗,江汉路口人头攒动,还不时地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欢呼声。

少哉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心一下被那欢呼声抓了过去。他依依不舍地朝江边看了一眼,还是不见石夫的身影,两条腿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他看到了一张桌子,一个招兵的牌子。牌子后,站着挺拔英武的孟子越。孟子越身后挂着两道条幅,一边写着: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另一边则是:岳母刺字,­精­忠报国。

一股豪气扑面而来,少哉情不自禁地挤了进去。

报名处人头攒动,一位长者拉着一个青年人的手走到桌子跟前,先弯腰鞠躬,然后对孟子越说:“老总,我送儿子来报名当兵……”

长者骨瘦如柴,顶着一头稀疏的白发,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蓝布长衫,声音有些沙哑。青年人也瘦,脸上毫无表情,黑黑的头发盖住了前额,皱巴巴的学生装看不清颜­色­。

孟子越拿出一张表格递给年轻人:“会写字吗?叫什么名字?”

“会写字。”长者抢着回答,“我儿子原名李本善,做人之本,与人为善。如今倭寇占我河山、杀我同胞,岂能为善?我给他改了名字,从今以后叫李抗战。不驱除倭寇,决不返乡!”

一席话,说者动情,听者动心。孟子越客气地问道:“老人家,您是做什么的?”

长者道:“我是国中的教书先生,授的是国文。一辈子教人乾坤正气,忠孝节义,岂能不以身作则?他娘死了,我们相依为命……今天我把他领来,交给长官,共赴国难。”

孟子越扶住长者:“老人家,倭寇武器­精­良,恃强凌弱。这一去,浴血疆场,生死渺茫,您放心吗?”

“山河破碎,儿何足惜?哪怕是战死疆场,也是一腔热血。来来来……”父亲把儿子拉到桌边,“写上你的名字,李抗战。”

李抗战脸­色­煞白,似有不甘地来到桌子边,在报名的表格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街坊邻里们,你们出来看看吧,我儿当兵了,他是中国人啊……”长者老泪纵横,朝孟子越深深一鞠躬:“拜托了,带着他多杀敌寇,为国雪耻,为父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