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选种(1 / 2)

脱贫致富奔 炎青蓝 1056 字 2022-03-12

“周大哥,要不还是把柱子接回来休养吧,你们这么长时间的住在石桥镇也不是办法。柱子这伤一时半会也好不了,你们在石桥镇上赁屋子住着也要花不少钱呢,现在柱子也病着,还是能省则省。”夏仕齐劝说道。要说周家也只能算跨过温饱线,离小康还远,经不起折腾。

周二魁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水,回道:“现在住的屋子是女婿赁的,想来也不便宜。我也是在担心,女婿为了柱子的事忙前忙后,连家里的生意也顾不上了,日子一久再好的亲家也会不痛快。我和孩子他娘也商量了,想早点回来,只是大夫说了柱子腿上这伤重,坐不了这么久的车,还要好好多休养一阵才行。石桥镇上的正骨大夫是我们这几个镇里最好的,离大夫近点我们也安心一些。”

“周叔,柱子哥是为了粮行受的伤,粮行给他些补偿了吗?”周家柱这次受伤完全是因工受伤,就算古代没有工伤赔偿,也应该给点补偿吧。夏晓晴趁给大人倒茶的机会,自行留在了堂屋。这两天周叔忙着麦收的事,周家柱的事也只说了个大概,今天好不容易听了完整版,夏晓晴当然要问个仔细。

“现在杜家也是乱成一团,家里连着死了两个,杜掌柜两个儿子都还小,家里就只剩下杜夫人主事。杜夫人仁厚,家里这么忙,也经常派管家过来看望家柱。每次来都给我们到来好多补药和银子,让家柱安心养伤。杜夫人说了家柱是为了救杜掌柜才受的伤,粮行理应照顾他的生活,等家柱伤好了还让他回粮行做工。”周二魁对杜夫人很是感激,有了杜家的这个承诺,就算以后家柱腿残了,也不会没饭吃。

“这个杜夫人倒还是心慈的人,这样以后你和嫂子也不用担心了。家柱就算腿不好使,算算账也是行的。”夏仕齐从小看着周家柱长大,也曾在家里教过他读书识字。周家柱对于学习极有天分,基本属于过目不忘的天才型人物。无奈家里太穷,他小小年纪就得外出做工,不能继续学业,这让夏仕齐甚为惋惜。

“家柱这孩子命苦,这两年好不容易过得好点,没想到又发上这样的事。都说大难之后必有大福,我也不期望有啥大福了,就希望他以后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就成。”想到最近发生的事,周二魁感慨地说着。“仕齐,我和牙侩约好了,明天一早他就过来,等卖完粮我就赶回石桥镇去,红儿这两天就要生了,她娘还得去看着,柱子那里也离不开人,还有两个小的也得人看着。家兴还要再麻烦你家一阵,我们可能还要大半个月才能回来。”周二魁有些为难地 说着。家里的天地已经托付给了大哥,家兴住在夏家自己也能安心一些。

“家兴这孩子懂事,每天回家来抢着做事,和家里孩子相处也好,你就放心吧。”夏仕齐摆摆手,让周二魁放心。

第二天一早,周二魁匆匆卖了余粮,就往石桥镇赶了。

家里忙完麦收的事,夏晓晴趁着赶集,顺路去了一趟刘家村,最近一段时间家里杂事太多,让她对养殖场的事有些忽略。

进了村子沿着小路往东走,穿过一排房屋,就看到一大片田地,大都已收完了麦子,只留下一垄垄的麦茬。夏晓晴往自己地里走去,走近一看发现自家地里,早已没有了麦茬的踪影,田地里的土壤也被翻过了。靠近鱼塘的那亩地里,还已经育上了稻苗。夏晓晴没想到刘家的动作这么快,才收完麦子没两天,就又忙来了。不知道他们育苗前,按自己说的方法选种没有。

夏晓晴在前世的时候虽然没有种过地,但是家里妈妈是地道农民出身,以前经常给夏晓晴讲家乡的往事和趣闻,其中就给夏晓晴粗略地讲过水稻的选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