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图的意思似乎是,生产某种商品并把该商品运至市场所花费的劳动数量,是决定该商品价值的唯一东西。但因为生产费用对于资本家来说不是劳动而是工资,因为在劳动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工资可以增多可以减少,所以似乎产品的价值并不能单独由劳动数量决定,而是由劳动数量和报酬共同决定;似乎一部分价值必然取决于工资。
要弄清这一点,就得记住,价值是个相对名词;某一商品的价值,指的不是该商品本身具有的某种内在的本质特性,而是该商品所能换得的其他物品的数量。必须时刻记住,某一物品的价值是相对于另外某一种物品或一般物品而言的。因而,一种物品与另一种物品的关系,是不会被同时影响这两者的原因所改变的。一般工资的升降,会以同样方式影响所有商品,因而并不能成为改变商品交换比例的原因。假定高工资可以带来高价值,也就等于假定价值可以普遍提高。但这从词语上说,是有矛盾的:说某些物品的价值高,便是说其他物品的价值低。错误产生于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价值上,而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价格上。虽然价值决不会普遍上升,但价格却会普遍上升。一旦我们具有明晰的价值概念,我们就会明白,工资的高低与价值毫无关系,但人们普遍认为,高工资会带来高价格。这一命题的全部荒谬之处,只有在讨论货币理论时才能完全看清楚;此处只需说,如果这一命题是正确的,则工资实际上就不可能上升;因为如果工资的上升会使每样物品的价格也相应上升,则工资实质上也就根本不会上升。这无疑是一充足的反证,同时表明,确实有一些荒谬得令人惊奇的命题成了井一直是通俗政治经济学中博得人们信任的学说。还必须记住,即便假定价格有可能普遍提高,这种高价格对于生产者或商人也毫无用处,因为这种高价格虽然可以增加生产者或商人的货币收入,但也会以相同的程度增加他们的各项开支。如果劳动成本提高,则资本家无论如何都无法通过改变价值或价格来使自己得到补偿。劳动成本提高,必然会使利润下降。如果劳动者得到的东西确实增加了,也就是说得到了较多的劳动产品,则留作利润的百分比必然会下降。这一建立在算术法则上的“分配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交换与价格机制虽然可以掩盖这一分配规律,但却完全没有力量改变它。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