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寒星病愈后,郝萍萍又背起背篓像以往一样走街串巷。不管到哪个院子,那里的守门人都不拦她,因为很多人都知道丽星市有个捡破烂的哑巴女人养着一个被遗弃的儿童,他们既同情哑巴女人的家庭又敬重哑巴女人的人品,所以连各个大院的守门人也给她提供方便,郝萍萍可以自由进出各个大院。那天一大早,郝萍萍连着走了两个大院,两个大院的垃圾桶全是空的,她觉得有点奇怪,这些人怎么比以前懒了,天亮成这个样子了还不把垃圾倒出来?郝萍萍非常纳闷,这些人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郝萍萍到了第三个大院,垃圾桶仍然是空的。在院里锻炼身体的几个老人见郝萍萍来了,立即停止了各自的运动,一个个向家里走去。郝萍萍搞不懂了,未必他们这么讨厌她?连看都不想看到她?她可是没有做错什么事情啊!郝萍萍有些悲哀,正准备离去,一个老大爷拦住了她,郝萍萍不明就里。老大爷手向郝萍萍身后一指,郝萍萍转身一看,刚才那些在院里晨练的大爷和婆婆们一个个提着垃圾袋出来了,他们微笑着向郝萍萍点头。楼上的住户看见了,也都提着垃圾袋走了下来。他们大都提着两个口袋,一个放在垃圾桶旁边,一个直接丢进垃圾桶里。原来他们为了方便郝萍萍收捡,每户人家都是把可利用的废品和纯粹的垃圾分开装的。不大一会儿,垃圾桶旁边堆了一大堆。有些是用绳子捆好的旧书旧报和纸板纸箱,有些是用塑料袋装好的破衣烂衫,郝萍萍几乎不用筛选,直接就可以送到申大爷那里。仅这个院子,郝萍萍也无法一次把那些破烂背走。
一位大妈走过来了,她帮郝萍萍捆扎破烂。
一位大爷走过来了,他递给了郝萍萍一张字条。
字条上写着:“萍萍,你身残志不残,值得人们钦佩,但你也需要人们的帮助。因为你谢绝了人们捐赠,我们就只能在工作上为你提供一点方便。今后在这条街上,你每天只走一个大院,不要到处跑,按照我说的时间去就行了。周一到一号院,周二到二号院,周三到三号院……走完了你又从一号院开始。”
郝萍萍按照这位不知姓名的大爷的安排,每天都能收到几十甚至上百斤废品,除了旧书报,旧衣服,还有废铜烂铁和旧电器……
人们用这种方式对郝萍萍进行帮助,郝萍萍接受了,她心里十分感动。现在的社会善人多啊!
原来郝寒星出院后,郝萍萍跑到报社把她写好的几句话交给了闵惠玟。郝萍萍表达了这么几层意思:一、感谢那些好心人对她女儿的捐助;二、没有用完的钱交给报社,资助那些看不起病的孩子;三、从今以后她谢绝为她的家庭捐款;四、她要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闵惠玟按照郝萍萍的意思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见报后,人们对郝萍萍的印象就更好了,人们不得不采取一种容易使她接受的方式帮助她了。
郝萍萍照样把收到的废品交给申大爷,由于郝萍萍收到的废品质量高,每天她都能挣到十几、二十块钱。郝萍萍交来的废品,申大爷是另外堆放的,从不与其它废品搅在一起。申大爷空了,就慢慢清理,然后分类堆放,最后分别卖给不同的厂家。
有一天,郝萍萍背来了一背篓旧书,书很重,郝萍萍背着十分吃力,申大爷见了非常心疼,急忙丢下手里的活,迎上去接过郝萍萍的背篓,指着凳子说:“闺女,快坐下歇歇。”
郝萍萍坐下,申大爷称过秤,左手一伸比了个“八”字,说:“这么多,八十。”
申大爷付过钱后,给郝萍萍倒了一杯水,郝萍萍接过,点点头表示感谢。申大爷拿了根小板凳,坐下清理郝萍萍背来的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