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粗放型力量和全球经济的轮廓(1)(1 / 1)

全球粗放型力量和全球经济的轮廓,公元1000-1517年

珍妮特·阿布—卢格霍德在其权威著作《欧洲霸权前的世界》中,对公元1000年后全球经济的轮廓有清晰的描述。她列举了与八个地区亚体系相联系的三条主要贸易路线,下面我将依次进行探讨。

北线和蒙古帝国:“来自地狱的仁慈部落”?

13世纪蒙古帝国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东方的全球化。这一帝国将东方和西方连结成一个密切相联的贸易空间。的确,12世纪时,塞尔柱突厥人向西推进,并控制了几乎包括整个伊拉克和肥沃新月地带在内的广袤领土。但是成吉思汗和蒙古人成功地征服了欧亚大陆的许多地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从传统的欧洲中心主义视角来看——成吉思汗没有选择去征服落后的欧洲,只是占领了其东部(主要是基辅罗斯),并把注意力转向富庶的战利品中国。到13世纪后半叶,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都处在蒙古人的控制之下。重要的是,这一相对统一的区域­性­帝国——“蒙古人治下的和平”(Pax Mongolica)——提供了一个和平安定的地区,使资本主义在区内得以繁荣发展。这一方面使覆盖了中国和欧洲之间5000英里范围的远距离或全球贸易得以进行,另一方面使先进的东方思想和技术传到了西方(以及其他地方)。制度约束和政治成本降低了,同样重要的原因是蒙古人显示出对穿越帝国的众多商人的接纳。事实上,同时期著名的马可·波罗、弗兰西斯科·彼加洛梯(Francesco Balducci Pegolotti)[ 意大利佛罗伦萨商人。——译者]都把丝绸之路描述为“昼夜都非常安全”。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欧洲中心主义认为,蒙古人或鞑靼人(欧洲人这样称呼他们)从根本上说对经济活动发展是破坏­性­的、极为不利的。阿布—卢格霍德解释到:

蒙古人最初被看作与生活于亚洲未知世界的其他异族一样,是被虚构出来的。由于对“鞑靼”一词的误解(这一名称只是用于指后来加入蒙古联盟的一个部落),蒙古人被等同于鞑靼人,也就是说,他们来自圣经中的冥府或地狱。同时,很难看出他们在基督教对穆斯林的圣战中如何被指望成为一个潜在的同盟。(不过)或许那些来自歌革(Gog)和玛各(Magog)(灾难的预言者)(判定其起源的另一种无力尝试)国度的人,可以被动员参加他们对穆斯林的战争。

同时期的编年史学家马修·帕里斯(Mattew Paris)把1240年蒙古或“鞑靼的入侵”的描述为:“一个令人憎恶的撒旦国度,也就是无以数计的鞑靼军队,从其群山环绕的家园逃脱出来,突破了高加索坚硬的岩石,像魔鬼一样不断涌出,”他甚至把“鞑靼人”描述成噬食人­肉­、脑袋和身体不成比例的族类。对于中世纪的欧洲人来说,这似乎是完全正常的,因为这很容易满足他们对东方民族的奇异想象,诸如布勒米人(Blemmyae)(脸长在胸上的人),独脚人(Sciopods)(仅有有一条腿,并用大脚遮阳的人),食人族(Anthropophagi)(头长在肩膀之下),最后同样重要的是塞诺­色­法人(Cinocephali)(狗头人身的人)。

欧洲人对蒙古人的认知——更不用说及其他东方民族——源于大量荒诞的说法。首先,鞑靼部落实际上已被成吉思汗所灭。其次,蒙古人对落后的西方“红头发的野蛮人”毫无兴趣。再者,除了运送东方的货物,蒙古帝国还间接为欧洲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它构成了一个传输带,由此使一些先进的东方资源组合传播到了西方(如将在后面几章所述)。不过,到14世纪中叶时,这一有着强大影响的贸易带萎缩了。帖木儿汗从撒马尔罕向外征战,推动了“蒙古人治下的和平”的瓦解,欧洲的黑死病有着同样的破坏作用。但这并不表明东方主导的全球经济的结束,而是贸易越来越多地通过中线尤其是南线进行。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