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驳纯粹西方的欧洲中心论神话:发现东方化的西方
历史不能被写成仅仅是属于某一群人的历史。文明是逐渐建立起来的,时而是由于这一部分人的贡献,时而则是由于另外一部分人的贡献。当所有文明都被归因于欧洲人时,这就如同某位人类学家某一天在原始部落里听到的那样——他们只是讲述自己的事情。他们过于相信世界上所有重要的一切都与他们共始终……当原始部落做出如此声明时,我们会感到好笑,但是这种嘲笑反过来或许同样适用于我们自己……狭隘主义可能改写历史,而仅仅大肆宣扬自己族群成就的历史学家,同样是狭隘主义者。
鲁思·本尼迪克特[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诗人(1887—1948),著有《菊与刀》等。——译者]
在课堂内外我们都学到,世界上存在着一个称作西方的实体,并且有人把这个西方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和文明,而与其他社会和文明(例如东方)截然不同。我们许多人甚至根深蒂固地认为,西方世界有一个按照古希腊产生了罗马,罗马产生了基督教欧洲,基督教欧洲产生了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产生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产生了政治*和工业革命这样的顺序自主产生的文明谱系图。工业连同*以及后来产生的美国,都体现了生存权、自由权和对幸福的追求……这是在误导,首先,因为它把历史变成了一部道德成功史,变成了一场由各个西方竞跑者向下一个接替者传递自由火炬的接力赛。历史就这样被改成了一个关于美德传承以及品德高尚者(例如西方)如何战胜落后族群(也就是东方)的传说。
埃里克·沃尔夫[ 著名*主义人类学家 (1923—1999) ,生于维也纳,后移居美国。在其最重要的著作《欧洲与没有历史之人》中,他尖锐地批判了西方社会科学(包括人类学)将“非西方人民”视为“没有历史的人民”的西方中心论思想,强调必须在世界整体的视野中来研究各社会及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译者]
我们大多数人都很自然地假设东方和西方一直是独立的不同实体。我们也通常认为,“自主的”或者“纯粹的”西方独自开创了缔造近代世界的使命,至少这是我们多数人在中学,要么就是在大学所学到的。我们一般认为,由于其独创性的科学理性、理性的躁动以及*或开明的特性,大约在1492年时,“纯粹的”西方已经站在了世界之颠(考虑到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从那时起,传统的看法就已形成——欧洲人向外扩张征服东方和中东,同时设计了资本主义的轨道,整个世界沿着这条道路发展,就能够摆脱贫困和悲惨的处境而进入近代化的光明。因此,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把世界历史的发展史与西方的崛起和胜利混为一谈,似乎是自然或不言而喻的事情。这种传统观点可以被称作“欧洲中心论”。因为其核心是基于这样一种观念,即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西方完全应该占据世界历史发展舞台的中心。但的确如此吗?
本书的基本主张是: 这种常见但却富有欺骗性的欧洲中心论,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错误的,至少可以说,东西方从公元500年开始就通过全球化一直联系在一起。更重要的是,经过类比,马丁·伯纳尔(Martin Bernal)[ 当代美国学者,康奈尔大学教授。在多卷本著作《黑色雅典娜》中,他对18世纪以来的欧美学术传统做了批判性的反思,认为在作为西方文明之源的希腊文明的形成期间,非洲文明是其重要源头,言必称希腊的西方文明发展史,实际上是近代以来欧洲学者杜撰出来的“欧洲中心论”神话。——译者]认为古希腊文明显然是源于古埃及。同样,本书认为东方(公元500年至1000年之间的比西方更先进)在促进近代西方文明的崛起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我试图用“东方起源的西方”来代替“自主和纯粹的西方”的概念。东方通过两个主要步骤促进了西方的崛起:传播/吸收和掠夺,首先,东方在公元500年后缔造了一种全球经济和全球联系网,这些更为先进的东方“资源组合”(resource portfolios)(如东方的思想、制度和技术),通过我称之为东方全球化的途径传播到西方,然后被其吸收。其次,1492年后的西方帝国主义导致欧洲人攫取了东方各种经济资源,从而使西方的崛起成为可能。简言之,西方并非是在没有东方帮助的情况下自主地开拓自身的发展,因为如果没有东方的贡献,西方的崛起无法想象。那么,本书的任务就是追溯导致西方(我称之为东方化的西方)崛起的诸多东方贡献。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