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爱美是女人的天性,那么对于晋朝的男人来说,爱美似乎有些阴阳颠倒的意味了。大概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爱美的心理,所以才会评出一个又一个的美男子。在潘岳之后又出现一位倾倒天下的美男子卫。在他五岁时就已经被人们誉为“神衿可爱”“风神秀异”。 卫的舅舅王骠骑也是一位容貌英俊的男子,可是每次见到卫的时候,都会感叹“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卫年少的时候坐着羊车走在洛阳街上,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尊白玉雕的塑像,时人称之“璧人”。据说当时卫外出游玩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洛阳居民都倾城而出,夹道观看。
卫为人喜怒不形于色。当时晋朝的人崇尚清谈,主要是谈一些老庄之道。卫也是一位清谈之中的大家,虽然卫喜怒不形于色,但是却因为学识不错,再加上语言幽默,所以很多人都爱听他清谈。他出言精辟,往往令人拍案叫绝。当时清谈的名家王澄(小名平子)对卫佩服得五体投地,时人称之为“卫谈道,平子绝倒”。但是卫打小身子骨就弱,所以他的父母就不让他多说话。不过这也没有阻挡人们爱美的热情,很多人都慕卫之名前来拜访,除了听他的清谈之外,自然还要来亲眼看看这位“璧人”。
不过卫却生在乱世之中,八王之乱把西晋政权搞得一塌糊涂,接着就是胡人乘机攻入中原,天下大乱。卫不像潘岳那样,他是一位颇有政治眼光的人,看天下情形如此,他马上劝说自己的母亲南下,他的兄弟们不肯走,就死在战乱中。不过,虽然是战乱的年代,却没有阻挡住人们爱美男的热情,他们到达江夏(今武汉),他的妻子乐氏经不住旅途奔波,就死去了。征南将军山简早就慕卫的大名,把爱女嫁给了他。卫带上新婚妻子继续南行,来到了大将军王敦镇守的豫章(今南昌),又辗转到了东晋的都城建业(今南京)。这里的官员们早就听说了卫的美名,听说他要来,马上答应予以重任。就在卫到来的那天,所有的江东人士都出来观看这位美男子,几乎是人山人海。卫身子本来就弱,再加上旅途奔波,一直没有得到休整,竟然在这一次被围观之中死去。这就是《世说新语》中“看杀卫”的来历。看来晋朝人的爱美之心,真的不是一言能尽的。为了能一睹美男的容貌,竟然倾城而出,而且能活活把个美男子看死,的确是历史上的奇闻。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卫的到来,引领了东晋男子的爱美狂潮,东晋的男子还是对美情有独钟,希望自己能成为像卫那样玉树临风的公子。就连指挥淝水之战的大将军谢玄都没有免俗。谢玄是宰相谢安的侄子,也是一位十分爱美的男子,总是喜欢把自己身上弄得香香的,然后身上佩戴上香囊。谢安很是担心,但是当面训斥又怕伤了谢玄的自尊,所以就在一次游戏中,巧妙地把香囊赢了过来,然后当着谢玄的面若无其事地把它烧掉。谢玄明白了谢安的意思,从此以后身上才不再佩戴香囊。大概正是因为这种风气愈演愈烈,所以才会在当时引起重大影响,就连《晋书》的作者,在写人的时候,都是先写此人的容貌,然后再写他的人生大事,因此可见爱美风气的影响之大。
有些男子是爱美,所以经常把自己弄得香香的,不过也有一些男子,是“英姿”天生,没有办法去改变,没有人能选择自己的容貌,容貌美不一定是好事,就像是潘岳那样,如果不是容貌出众,也许就不会为自己的整个家族招来杀身之祸。所以英俊也会造成男子的麻烦,北朝时期著名的兰陵王就是一个十分著名的例子。
兰陵王是一位传奇人物,也是历史上最让后人产生无限遐想的美男子。他是北齐王朝的一员能征善战的名将,名叫高长恭。他的祖父就是东魏的权臣高欢,高欢为北齐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他的长子高澄正是高长恭的父亲。兰陵王这样的出身真的是显赫无比。但是他的身世绝对是一个谜,高澄有六个儿子,个个都记载他们母亲的来历,可只有兰陵王例外,后世人已经没有人知道他的母亲是谁,史书上也只留下了“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这么一句话。因而他的身世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高澄死后其弟高洋继任,他建立了北齐。这是一个无比残暴的家族。不过兰陵王似乎是一个例外,他一生之中唯一留下来的事情就是皇帝赏他20个侍妾,他只收下一个。原因是他自己并非好色之徒,但是如果全部都拒绝的话,怕会让皇帝有失颜面,所以只留下一个。后来他的被封在兰陵,所以才有了兰陵王这样的称呼。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