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凰难求(4)(1 / 1)

红尘逸事 宋迪 923 字 2022-02-24

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最难处理的就是后宫之中嫔妃之间的关系。因后宫之中女人关系不和,而让整个国家都变得乌烟瘴气的皇帝不计其数。而李世民还是一位多情的皇帝,而且他身边的女子个个都称得上绝代佳人,要么就是千娇百媚让男人神魂颠倒,要么就是背后有着强大的势力。按理说争风吃醋的事情应该时有发生,可是长孙皇后却非常宽容和顺,对每一位妃子都视为自己的姐妹,所以在后宫之中,长孙皇后非常有威望,这也为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试想,如果李世民面对的是一个乱成一锅粥的后宫,那他哪里会有­精­神理会政治呢? 要树立自己的威望,就要从自己的身边做起。唐太宗初登皇位之前,李唐国库空虚,长孙皇后就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长孙皇后与唐太宗的长子李承乾自幼立为太子,其|­乳­母遂安夫人掌管太子的日常用度。当时宫中实行节俭开支的制度,太子­宮­中的费用十分紧张。遂安夫人就在长孙皇后面前抱怨,说太子贵为储君,现在却捉襟见肘,一应器物都很寒酸太不合适了。可是长孙皇后却并没有因为李承乾是自己的儿子就放松要求,她对遂安夫人说,太子身为储君,来日方长,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患器物之短缺与用度之不足。正是因为长孙皇后处世公正,所以才深得宫中所有人的敬佩,谁都愿意听从她的安排。

长孙皇后在后宫之中非常有威望,唐太宗也十分欣赏长孙皇后,每次上朝后回到后宫,都会与她谈论军国大事,凡事还都会征求她的意见,可是她不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国政。再加上历史上曾经有女­性­­干­政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所以每次唐太宗向她发问的时候,她都只是听,却不发表意见,实在问得急了,她就说:“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妇­人­干­预政事,是不祥的事情。”可是唐太宗却坚持要听她的看法,长孙皇后拗不过,就把自己再三思考之后的见解说出:“臣妾只知道君王应该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而已。”虽然只是八个字而已,却对唐太宗一生执政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李世民一生坚持任人唯贤,用人不疑,所以深得手下文武百官的拥护,个个都为了唐朝的兴盛鞠躬尽瘁。

虽然长孙皇后不­干­涉内政,但是在必要的时候,她还是会用合适的方式来提醒唐太宗一些做得不对的地方的。唐代有名的谏臣就是魏征。魏征不畏皇帝的权威,只要是他认为错误的地方,经常犯颜直谏,丝毫不怕得罪皇帝和重臣。有时候也把李世民气得火冒三丈。据说有一次,李世民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而且召集了朝中的武将们收拾好了行装。当走到朝门之时,却见魏征拦在那里,坚决不肯让李世民去打猎,因为那时正值春天,动物们正是孕育下一代的时候。李世民气得暴跳如雷,可是魏征还是坚决不肯让路,两个人僵持在那里很久,之后唐太宗气冲冲地回到了长孙皇后那里,还对长孙皇后说:“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忙问李世民说的是谁,李世民气冲冲说:“当然是魏征,他总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我。”长孙皇后却没有说什么,只是马上回到后室之中,换上正式的朝服,向李世民大礼参拜。李世民大吃一惊,却听长孙皇后说,英明的帝王身边的大臣们才会正直不阿,现在魏征敢犯颜直言进谏,正是因为皇帝是一位英明的帝王,所以我才会向你表示祝贺啊。长孙皇后的一席话,让李世民茅塞顿开,所以之后才更加器重魏征。

有人说,在李世民的后宫之中有无数的女子,所以当长孙皇后红颜慢慢褪去的时候,李世民就会把目光转向别的女子。似乎没有男人能敌过貌美女子的诱惑,可是这个定律用到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身上是不正确的。长孙皇后与李世民绝对是情深意重,在她短短36岁生命里,却与李世民共同养育七个孩子,在繁花似锦的后宫之中,如果不是深情如此,二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爱的结晶呢?而且在李世民数次外出巡幸之时,陪伴在他身边的,都不是那些貌美如花的女子,而是令他始终深情如一的长孙皇后。甚至可以说,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就是一对相依为命的夫妻,长孙皇后为李世民在后宫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各种关系,让李世民不为宫中的事情­操­心,而李世民虽然身边有无数的女子,可最让他深爱的,只有长孙皇后一个女子而已。从玄武门发生兵变之时,长孙皇后就抱着生死相随的决心,紧紧地守候在李世民的身边。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有一次李世民得了重病,甚至到了很危险的地步,长孙皇后整日守在李世民的身边,尽心尽力地照顾着李世民。身边的人谁都没有想到,长孙皇后还在衣服里藏着一包毒药,准备万一李世民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就服毒自尽,绝不独自活在世上。为夫殉情,在唐朝之前包括唐朝都是很少见到的,长孙皇后如此做,除了用深情,还能用什么来解释她的行为呢?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