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大词人苏东坡有一个朋友叫陈季常,他是苏轼的老师陈希亮之子,他喜欢谈佛法,晚年隐居在黄州、光州之间,与当时谪居在黄州的苏轼时有往来,于是两个人就成了好朋友。陈季常好客,朋友来了,必定热忱招待,总有说不完的话。不过陈季常的妻子柳氏是一个嫉妒心很强的女子,每当陈季常宴客,并有歌女陪酒时,柳氏就用木棍敲打墙壁。苏轼看陈季常总被老婆欺负,心里好笑,于是写诗一首来调侃他,其中有这么几句:“……龙丘居士(指陈季常)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这也就是“河东狮吼”的来历。这首诗广为流传,于是陈季常也就成了宋朝“怕老婆”的代言人。
怕老婆的人不一定是胆小怕事,而且怕老婆的人往往是那些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比如说明朝出名的大将戚继光。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为抗击倭寇立下了汗马功劳。戚继光与夫人王氏,两个人一往情深。据说早年他们结婚的时候,日子不富裕。有一次戚继光买回一条鱼,王氏把一条鱼分为头、尾、腹三个部分,分了三顿煮给戚继光吃,自己却没有吃一点。夫妻二人情深意重可见一斑。戚继光后来成为抗倭名将,也有王氏的一份功劳。野史说王氏“威猛,晓畅军机,常分麾佐公成功”,说明王氏是一位不让须眉的巾帼豪杰。戚继光对妻子的能力十分敬佩,所以凡事都会听王氏的意见,因此也就有了怕老婆的名声。
据说有一次戚继光下令封锁了进出的城门,可是很多有急事的百姓们就被关在城里出不去,而外出的百姓们回不来。王夫人听说这个消息后,就来到城门,要士兵们放行,士兵诚惶诚恐地说:“元帅有令,不能放行,违令者斩!”王夫人十分气愤,于是下令那些士兵们一定要给那些百姓们放行,还说戚继光不会把她怎么样的。戚继光的手下们都非常气愤,认为元帅应该抖抖自己的威风,于是他们自发集合了三军,打算用军法压制住夫人。结果王夫人身挎宝刀,威风凛凛地骑着马赶来了。厉声问众人:“你们找我来什么事情?”结果戚继光早就吓得六神无主了。神色一转,借口说请自己的夫人阅兵。一场夫妻间的小争斗就这么平息了。
不过,这样的事情让部下们看着觉得太没有面子了,结果就又在某一天,戚继光在众人的极力怂恿下,手持一把利剑冲到了夫人的房里,大概是想着这样能抖一抖威风,让自己的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结果戚继光冲进去的时候,王夫人正在午睡。他就站在那里,举着剑大喊大叫。夫人被他吵醒了,看到戚继光拿着剑过来,就大叫到:“你拿着剑干什么?还这么大喊大叫的。”结果戚继光忙说:“我想给夫人杀只鸡吃。”王夫人道:“杀只鸡还这么大声,把我都吵醒了。下一次别这么大声了。”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做“打是亲,骂是爱”,或许这样更加让爱情多几分温馨的味道吧。这些都是爱情生活中的调味品。有人说婚姻之中的人们,应该相敬如宾,可是这样却让夫妻之间的感情蒙上一层冰冷的颜色。就像“相敬如宾”这个词的来历一样,代表着一个冰冷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对夫妻,男的叫梁鸿,女的名叫孟光。
梁鸿是东汉初年的隐士。他博学多才,是远近闻名的大才子。在东汉初,他曾进太学学习。他的家里很穷,可是却是很有气节的一个人。据说他结束学习生活之后,就在皇家园林——上林苑中养猪。有一次他不小心让把房子点着了,周围人家的房子也遭了殃。于是梁鸿就问每家所遭受的损失,然后用自己养的猪来赔偿给众人。不过有一家竟然嫌赔得太少了,而此时的梁鸿已经没有了别的东西。就对那家主人说,要做工来补偿。结果梁鸿在这家勤勤恳恳地做了好长时间的活。一些老人看不过去了,就出来指责那家主人这么做太不应该。那家主人大概也自知理亏,所以就把猪还给梁鸿,梁鸿坚辞不受。后来他就回到自己老家去了。晋朝的人看中的就是这样的高尚品德,梁鸿到了娶亲的年龄,所以提亲的人络绎不绝,梁鸿谢绝了他们的好意。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