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折戟沉沙(10)(1 / 1)

黑马甲 哥们儿 913 字 2022-02-10

小白脸一看春风得意的凶手,当时吓了一跳,赶紧向后退步,倒是伙计胆大,主动笑道:“三哥啊,四姐还歇着哪,您还不错?”王向东拍拍胸脯:“听听,越活越­精­神啊,回头给四姐捎个好儿,就说我老三还惦记着她哪!”

招摇了一通,王向东真的是扬眉吐气,他估计晚上瞎四就能得到消息,非把刀口气开线了不可,哈哈。

没想到王向东得意了没十天,中区刑警队突然又把他“收”了回去,重新审讯——这次换了人。

这次的预审员针对以前的“原始口供”提了几个厉害的问题。

第一,根据夏玲(瞎四)以及几个目击证人的说法,当时王向东根本没有和夏玲发生激烈的现场冲突,王向东是突然出刀伤人的,按常理推测应是有备而来,故意伤害的迹象很明显。

再有,王向东无法说清刀子的来源,而据调查,那把刀是从别人的­肉­案上强买的,按常理也说不通,没有人为了回家剁­肉­而到­肉­铺强行买刀,只有情急之下才会有此悖理的举动,所以可以推断王向东买刀子是出于某种不能克制的冲动,回家剁­肉­恐怕难以有这样的激|情吧?

王向东有些懵了:事情咋急转直下了呢?

风云突变,让王向东有种措手不及的感觉,想找李爱国和高学良,一时又联系不上,快急死了。

其实在外面,李爱国、高学良真的比他还急,尤其是李爱国,整天都坐卧不安,生怕王向东吃不住劲把自己给抖落出来,那样不要说升职,就连这身制服还能不能保都不好说,毕竟除了一个复员军人的身份,再没别的靠山可以罩他。李爱国暗暗发誓:这种好事将来可不能再做!

听说检察院已经开始起诉王向东,李爱国又架不住高学良的催逼,勉强给转业到检察院的战友打了个电话探底,对方说“这个肯定得判”,李爱国也就没再多言语。他不知道在这个案件的背后,夏玲那边究竟都动用了什么关系,居然能这么迅速就把王向东再抓回去。其中奥妙他也不敢贸然去打探了,只能一边在队里装憨,一边勤勉地应付手头的几个小案子——现在他迫切地需要做出成绩来,把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好形象继续巩固住,至多再有半年,老队长就退二线了,现在他跟其他两个副队在岗位竞争上并没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出成绩是他唯一的出路。

高学良打来电话,说法院那边已经打点好了,只要检察院这里再松一下口,就能争取给王向东判缓刑,叫他再给努力一把:“你的战友不是正在检察院吗?”李爱国犹豫道:“可惜他管不上老三这个案子。”“是官三分通,你们公检法是一家,这个事儿还不好办?爱国,就看你的了。”“……好吧,我试试看。”

放了电话,李爱国烦躁起来。他想起自己刚分进公安口的时候,曾跟王向东开过玩笑,说一定会­干­出个样子来,不辜负这身制服,就是他王老三犯了法,他也要亲手把他抓进来,可现在……唉。可是他的难处又不能明说,那样大家会怎么看他?他们的老队长还不就是因为黑着一张脸六亲不认,最后弄得众叛亲离,甚至在本系统内也是不得人心,只靠着一张张奖状维持着疲惫的荣誉?

苦恼了半晌,李爱国还是慢吞吞拨通了检察院的电话:“哥们儿,晚上出来坐坐吧,烦。”

开庭了。

王向东穿着中区看守所专用的黄马甲被带上法庭,大概扫视了一眼,下面稀落地坐了一些来旁听的观众。前面靠左挤着的都是他的亲朋,右边有几个滨江道的店主,瞎四也赫然在内,穿了件喜­色­的大红防寒服。

王向东在心里暗骂一句,站到审判台前,下了手铐,逐一答诉。检察院的公诉人很厉害,言辞激烈,王向东不满地端详着那张年轻的面孔,想不起自己跟他有什么深仇大恨。

高学良请来的律师倒是很卖力气的替王向东辩护,一直把案子­性­质往“过失伤害”上带,公诉人也不示弱,双方又摆事实又讲道理,瞎四的伙计和秦姓小白脸也作为第一目击证人亮了回相。辩护结束,轮到王向东自己做最后陈述了。

本来在看守所里,那些不知真懂假懂的家伙们已给他上过课,说这个时候一定要深刻检讨自己的罪行,同时向受害人表示最大限度的歉意,越孙子越好,有啥好态度都得变着法儿地使出来,要能把法官给感动掉泪儿了才叫水平。可一到法庭上,瞎四那身火红的防寒服扎了他的眼:这不诚心来向我挑衅的吗?心理一不平衡,话也走板儿了:“尊敬的法官,我王向东犯了法,对不起党和父母的教育,这事儿也给夏玲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虽然是我一时冲动扎了她,可她也不是好东西,我不扎她别人也要扎,早晚她躲不过去这一刀。我是为民除害,而且做得正大光明,我认罪伏法,无怨无悔!”旁听席上一片哗然,王老成骂他混蛋的同时,瞎四那边有个人高喊了一声“严惩凶手”,检察官赶紧敲桌子制止­骚­乱,宣布休庭,择日宣判。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