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这些事件持续时间并不长。
  随着官府下达命令,官吏出面调解。
  天幕造成明面上的影响,逐渐开始消散。
  至少没有发生死人的现象。
  至于底层的暗潮汹涌。
  一天之内,还是解决不了的。
  毕竟,只是维.稳,就让长安中低层的官吏,忙的脚不沾地儿。
  上面的人倒是可以轻松些。
  还有时间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商讨如何应对天幕的事宜。
  能够上朝的那些官员,也不回家了。
  直接在官属里开吵。
  至于那些功勋贵族,各自按自己的圈子、利益,领头人,聚集起来。
  除了抱团的人,也有一些聪明人,谨慎的不发表任何意见。
  而是先回家,准备好好梳理今天听到的内容,再和幕僚商量,要如何处事。
  整个长安原本还算稳定的局势。
  因为天幕的到来。
  而变得风云诡谲起来。
  下午,卫青头脑有些胀痛的走出未央宫。
  不只是他,桑弘羊、主父偃,张汤。
  都没有好哪儿去。
  高强度的思考,实在是太耗费精力了。
  四个人都提不起来精神说话,互相告别之后,赶紧各忙各事。
  在这五六个小时中,卫青为自己争取到了进入军中的权力。
  按照大汉现在的制度,将军在日常是没有军权的。
  将军只能在战时由陛下任命,手握虎符,率领军队。
  京内只有校尉可以带兵。
  现在,卫青也拥有了特权。
  这种特权是模糊的,并没有确定下来,卫青能够领多少兵,带多少人。
  而是一个巧妙的,军中行走、挑选卫队的权力。
  这个权力看起来是很微小的。
  但涉及皇帝,卫青又是皇帝身边的近臣,这种权力就可以无限的扩大。
  就像是侍中这个职位。
  本质上来看,侍中干的活确实是很低下的。
  只是掌管皇帝的车轿衣物器物。
  但当陛下开始询问侍中国事,而侍中提出的建议,真的可以影响皇帝抉择,甚至可以实施的时候。
  这个职位的隐形地位,权力,便越发大了起来。
  而如今,卫青便如同这个侍中一样,明面上没有什么。
  实际上权力大的惊人。
  当然,这种权力的来源是皇帝,而且它并不正规。
  “不怪司马迁会讨厌我啊。”
  看着宫墙,卫青轻声自嘲道:
  “如此行事,确实有佞幸之嫌……”
  卫青读书不多。
  毕竟早些年他不过是个马奴而已,哪有机会读书?
  也不过是近些年才有了学习的机会。
  而他其实很好学。
  正因为他好学,他才能明白,做佞臣有多危险!
  佞臣不如朝中大臣那样,有正式的任命,合理合规,百官承认。
  他们是依靠奉承皇帝,才获得的虚幻权利。
  这种权力来源于皇帝,一旦被皇帝厌弃,依靠皇帝得来的权力,自然会立马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