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游学天下,如今到了庐山的司马迁,抬手给天幕投了个币。
  他看着消失的天幕,若有所思。
  虽然……但是……
  司马迁总觉着这天幕所说做《史记》之人,就是自己。
  名字对上了,他们家又是史官世家,虽然目前还未与李广一家交好,但谁知道未来会不会发生呢?
  这样一来,日后可真是有麻烦了。
  如今父亲已在长安任职,司马一姓指向性太过于明显,汉代的文人圈子就那么大,猜来猜去,极有可能猜自己头上。
  好在陛下极为自傲,不至于拿未来的剑,斩他现在未曾发生的罪。
  只是,必然会有人看着自己,防止自己再胡写什么东西。
  一想自己以后写文章要被无数人观看,审阅,并加以各种限制。
  司马迁的心情,瞬间变得糟糕起来。
  “史记,史记……”
  念叨着这部著作名,想着天音透露出来它在后世的崇高地位,司马迁就越发的心痒痒。
  天音越是在反复强调《史记》的不真实性,不能完全依靠它读史。
  越说明了《史记》在后世的崇高地位。
  哪有文人能拒绝名流千古?
  自认为俗人的司马迁反正是不能。
  他捋着胡子,还是忍不住跳了坑。
  “要不,以后偷偷写?”
  未央宫
  见刘彻、卫青等人都投了币,文武百官也不好干瞪着眼,也跟着一个个伸起来手。
  只是他们的动作,并不全然一致,反而稀稀拉拉的。
  很明显,大部分人都是极为犹豫的,甚至根本不想投币。
  其中还有不少人在滥竽充数,手抬起来了,但到底投没投币,没人看得出来。
  刘彻还真管不了这个。
  他也懒得管了。
  拦下了想要投币的主父偃和霍去病,刘彻脑海中思绪纷杂,一时间想不起来要做什么。
  千头万绪中,刘彻先想起来一件事儿。
  “天幕一出,外面不知乱成什么样子。”
  以前出现个日食,民间就要生乱。
  这可是大白天。
  天上猛然黑了那么一大块儿,持续两三刻钟上演各种光怪陆离的景象。
  百姓肯定心生恐慌,若他们不敢抬头去看,那耳边只会响起来莫名的呓语。
  如此诡异之事,百姓不被吓到才怪!
  刘彻一说,主父偃也忍不住皱起眉头。
  “城内必生妖氛。”
  酷吏张汤也听到了此言,他向前走了两步,拱手行礼,道:
  “陛下,巫觋生乱,必以雷霆手段将其控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张汤说的话很有道理。
  天生异象,必会有人拿来做筏,用神异之事,攻击大汉,图谋不轨。
  毕竟这种手段,实在是太常见了。
  大楚兴,陈胜王,还没过去一百年呢。
  只是听张汤的意思,也不过是把这些妖言惑众的巫觋抓起来,要么是关进牢狱,要么是砍杀了事。
  这种手法,太过于粗暴。
  也不适用如今的状态。
  主父偃出来制止道:
  “不可如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