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投放]
  公元前一二九年,未央宫。
  汉武帝刘彻正在翻阅竹简。
  他面前的竹简已经堆叠成小山。
  西汉,虽然已经出现了纸张,但造价成本高,纸张过于粗糙,无法写字,整个社会还是以竹简为主。
  竹简承载的内容很少,故而需要以量取胜,汉武帝一天批阅的竹简加起来,能装满一车。
  这么多竹简,看下来眼睛不一定累,手腕是肯定要酸的。
  刘彻活动活动酸痛的手腕,没有停下来休息,而是继续批阅。
  他看着竹简,眉宇间带着几分不悦。
  因为这上面的内容,几乎全是劝他放弃出兵攻打匈奴的。
  这是刘彻最不能容忍的事情。
  自大汉建立以来,汉朝就饱受匈奴欺凌。
  昔日立国之君刘邦,曾被围困白登山,命悬一线。
  吕后更是被冒顿单于送信羞辱,却不得不忍气吞声,言说自己年老齿衰,无法服侍,并送去财物,美女。
  示弱并没有带来和平。
  匈奴还是经常劫掠边关,不知多少大汉子民沦为奴隶,掠夺走的财物,更是不计其数。
  而匈奴的胃口,更是越来越大。
  至父亲景帝,已经要送公主前去和亲,才能求得短暂和平。
  每回顾一次耻辱,刘彻心中压着的怒火就更盛一分。
  他要发兵征伐匈奴!
  建元六年,窦太后去世,刘彻终于能完全掌握权柄,开始筹备征伐匈奴的事宜。
  只是事情远没有他想的那么顺利。
  朝中的贵族跪得太久,面对匈奴,能想到的只有和亲。
  更麻烦的是,这群贵族已经不是对匈奴‘跪的容易’那么简单了。
  元光二年,王恢提出马邑之谋,试图诱匈奴军臣单于入境,在马邑谷中设伏灭杀。
  可计谋实施时,却意外泄露,军臣单于不仅没有入境,之前的‘和平’也被打破,不仅断绝和亲,还更加频繁攻打边境。
  因为计谋失败,刘彻的心腹,主父偃和严安等人,也只能提议暂时恢复与匈奴和亲,求取稳定。
  刘彻没有同意。
  大汉与匈奴已经图穷匕现,再和亲也没有用。
  拒绝让双方彻底决裂。
  今年,匈奴又发动了战争,数万骑兵南侵汉上谷郡。
  收到消息,刘彻立刻下令带四万铁骑,分四路迎击。
  结果,却仅有卫青一路取胜!
  公孙敖被匈奴击败,李广不仅损兵折将,自己还被匈奴俘虏!
  若非有有卫青兵入上谷,攻陷匈奴用来祭天的龙城,获得斩首、俘获七百的战果,刘彻都不知道接下来战争要怎么打下去。
  三路战败!
  这群功勋贵族,哪里还会领兵!
  秦时可非如此。
  白起,王翦,司马错……哪个不是名将?
  蒙恬更是把匈奴按在地上摩擦!
  刘彻不信秦时能有那么多人才,如今会没有。
  他特地读过秦法,军功受爵,能让真正的有才之士显露出来,而春秋的战争环境,也能够筛选、培养出足够优秀的将领。
  可现在——
  这些贵族躺在父辈功勋上,不思进取,不磨练兵艺,蠢才还占据重要职位不肯下去,除了在朝堂之上给自己添堵之外,还能有什么用!
  将另一份对自己给卫青受爵不满的奏简扔在地上,刘彻靠在凭几上,思索着接下来的对策。
  卫青身份低微,甚至还做过平阳公主的马奴,于这些公孙贵族来看,实在是不能和他们平起平坐,若是想让他带领大军出征匈奴,恐怕反对者甚众。
  蠢物太多,多到刘彻必须要重视他们,若强行给卫青升官,这群人面服心不服,必然会暗中破坏,弄不好……能把卫青坑死在战场上。
  刘彻对权勋贵族实在是太了解了。
  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