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考棚密集,一个挨着一个,里面坐满了考生,外面还不断有衙门的人巡逻,人口密度大,就更热了。
  有些心中紧张的考生,更是焦躁得汗如雨下,又不敢喝水,生怕半途想上厕所,答卷上被盖下了“移席出恭”的章。
  顾璋也没带多少水,而是用水的份额装了清凉水进来。
  连长毛刷都没能带进来,原因是柄中可能藏物。
  幸好他防着,多带了一支同样适合挥洒的毛笔。
  不等院试开始的锣鼓声响起,顾璋就洋洋洒洒,对着自己身上,洒了不少,又往周围挥洒了不少清凉喷雾。
  顾璋长舒一口气。
  觉得周身顿时清凉不少,正如金瑎所言,就像是身上和周围空气中,都被种上了薄荷味的小冰花,上面还结着细碎的雪花。
  顾璋顿时舒坦起来。
  他身上穿的是金瑎推荐的布料,浣青纱,极为柔软细滑,轻薄透气。
  配合上清凉喷雾,他感觉就像是身处空调房里一样。
  发卷时,路过的衙役都忍不住在他这间考棚门口多停留几秒。
  顾璋也察觉到这一点,但这点干扰,倒也不会影响他。
  他排除杂念,心无旁骛地开始答题。
  太阳越来越高。
  一排排整齐密集的考棚中,有那么一间,明显格外受巡逻衙役们的“宠爱”
  在前方的学政注意到这一点,他好奇问一旁的知府道:“那间考棚可有异样?为何衙役多巡视于那处?”
  学政全称为提督学政,乃天子直接派遣,任期三年,主管当地教育行政,更直白的说,天子派来监督各地科举的。
  知府道:“萧学政可听说过‘神仙水’传言?”
  学政皱眉:“那难道不是民间戏言?”
  知府解释:“应当不是,不过若学政觉得有异,可亲自下场巡视一番。”
  不是传言?
  那般离谱的“神仙水”竟然是真的?
  萧学政心中惊骇,他走出前方摆足了冰块的监考官休息的院子,顶着烈日往一排排考棚里走去。
  他虽然穿得清凉,但时下读书人讲究体面,再少也不会穿短褐,才走过三四排考棚,就已经汗如雨下。
  “着实是热。”学政心中暗暗叫苦。
  但是走都走出来了,自然不好意思半途打转回去。
  他板着脸,硬着头皮往里走。
  走到顾璋这一排的时候,背后都已经被汗水打湿,衣服黏在背上,难受得很。
  他走到顾璋考棚前,还没来得及往里看,就感受到一股悠悠的凉意,从考棚里往外飘。
  学政:!!!
  萧学政忍不住往里瞧了一眼,只见一位看起来稚嫩得有些离谱的小身影,端坐在考案后,目不斜视,稳稳落笔。
  考秀才的人,岁数从十四五岁到三五十岁的都有,十岁的顾璋在其中,显得确实有些格外离谱了。
  尤其是他从小身子骨不好,生得瘦小,后来身子骨锻炼得强健了些,也不过才追上同龄人的身高。
  宛如小猫崽钻进了老虎堆里,给人的视觉冲击,不是一般的大。
  萧学政满怀质疑的来,恍恍惚惚地离开。
  脑海中只留下了顾璋的身影,还有让人难以置信的悠悠凉意。
  离谱!
  “他就是今年那个最小的十岁童生?”萧学政问一旁的知府。
  “正是。”知府提醒萧学政道,“不知萧学政可还记得龙骨车,还有那块‘才智英敏’的匾额?”
  萧学政:“也是此子?”他有些震惊,龙骨车应用之广,当年对皇上助力之多,他都是清楚的。
  他有些恍然,怎么会有人,脑子里能有这么多点子?
  他突然想起,这会儿正是自己监考的院试。
  若顾璋也能中,岂不是本朝最年轻的秀才?
  他忍不住问:“知府可知,此子今年生辰过了没?”
  ***
  院试结束后,许多学子都心焦的等待放榜。
  院试放榜的时间会更长,因为不能直接改卷,而要有专人誊写一遍。
  整个科举过程中,评阅官能看到字迹的,只有童生试和最后的殿试,也是为了避免辨认字迹,留有特殊印记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