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瑎其实有点肉痛,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块玉佩了,但是想想那些玩具,他依依不舍的小眼神很快收了回来。
  顾璋瞧了一眼那块玉佩,他提笔,在刚刚写废的那张纸下面的空隙处,画了一株水稻、一株小麦。
  他学着金瑎的语气说:“你知道哪个是水稻、哪个是小麦吗?”
  金瑎眼睛里浮现迷茫。
  顾璋摊手:“你知道的我不懂,我知道的你也不懂,这多正常。”
  金瑎有点卡壳。
  他有些晕乎,干脆一鼓作气:“哼!我才不管什么水稻麦子,反正我要找你买玩具,我要买你做的,最好的那种。”
  顾璋:微笑脸.jpg
  小石头做玩具的名气,竟然已经盖过了他这个正主顾璋的名头。
  他看看那块玉佩,小孩子交易最麻烦,说不定什么时候大人就找上门来退钱了。
  他故意道:“我又不认识这个玉佩,万一不值钱呢?不卖给你。”
  金瑎面露不可置信的神色。
  前面的霍问青也听到他们最后几句,他从前排侧过身来,故意笑得很夸张:“呦,府城来的人也稀罕我们县城的玩具啊?”
  “哼!”金瑎气得跺脚,拿起玉佩气冲冲地回了自己的座位:“不卖算了。”
  “我才不稀罕!”委屈的声音气得像要哭出来了。
  这能是不稀罕?
  霍问青笑得眯起眼,之前的不舒坦一下全散了,念书的声音都大了不少:“子曰……”
  金瑎顿时更气了,也拿着书,似和他较劲一样,大声念出来。
  顾璋语塞。
  即使是他原来真的念小学的时候,好像也没这么幼稚过。
  他拿出一张新的纸,重新写起来。
  这时的学堂其实挺枯燥,既没有照片、也没有动画、更没有视频,只是夫子教、学生学,先背下来,边背边讲经文中意思和道理。
  顾璋摸清了自己的能力水平后,也完成了两个连环任务。
  也算弄清楚了考取童生的流程和规则。
  考察内容是四书五经,分县试、府试,一共考五场,头场、二场、三场……直到终场。
  头场最为重要,一共三道题,第一题出自“四书”。
  比如考题是《论语》中的“君子有三畏”,那么就要作答出后句,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文章。
  第二题出自“五经”,第三题则是写一首五言诗。
  后面二场、三场也类似,不过考题更灵活,每一场都会筛掉一点人。
  不过过了头场,后面没大问题基本就稳了。
  顾璋已经将要学习的内容,全都用纸笔列了出来。
  跟着学堂目前的进度肯定不行,那样也太慢了,他可能要到三四十岁才能考上,一辈子最好的年华,全花在考试上了。
  他决定跟着系统走,用功学的紧凑点,“先苦这么几年,往后日子便轻松了。”
  中午休息的时候。
  有的人回家休息,有的人趴在书案上睡觉。
  顾璋在外面走了两圈,找了一面墙,做了十组靠墙俯卧撑。
  而后回到学堂里,取出笔墨,开始写早上没写完的,还有中午计划中的那张。
  霍问青兴冲冲地从外面跑进来,本想叫上顾璋,拿着玩具出去玩会儿,见到他端坐,神色认真的落下一笔一划,顿住了脚步。
  他看了好一会儿,脑子里忍不住浮现疑惑,“居然真的有人可以不喝水、不活动身体,也不讲话,一直这么认真地写吗?”
  他有点不信。
  就站在门口看着,就这么一直看,一直看,看到了顾璋写完一张。
  霍问青懵懵的,怎么做到的?他怎么不行呢!
  霍问青摇摇头,试图把脑子里的东西甩出去,自言自语道:“肯定是玩具太好玩了,没错!”
  顾璋仔细复盘第一张,收起来又拿出第二张。
  虎头在旁边也看了好久,他问:“小石头你怎么还写?”
  顾璋道:“早上那张写毁了,现在多写一张补上。”
  虎头苦恼,干脆也拿了一张纸出来:“那我也来写好了。”
  前排金瑎本打算睡觉了,往后一看,想到自己今早不小心弄坏的那页字,对送饭的小厮说:“你回去把我原来用的字帖找来。”
  顾璋只是按照计划完成任务,不知道有这些反应。
  他收起这张习字纸,也趴下稍微睡了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