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 第29节(2 / 2)

  难道小石头挣来的钱,注定存不下来吗?

  也许是眼前的幸福太真切,也许是顾璋勾勒的未来太美好。

  一家人饭都还没吃完,就下了决定,留二十两备用,剩下的钱一半盖新房、一半用来买地。

  顾大根道:“那我先去找村长批块地,等夏收夏种过去,稍微闲一点,咱们再对外说盖房的事。”

  秋娘点头:“现在咱家说要盖房,来帮忙的人肯定是够的。”

  顾老爷子心满意足的感慨:“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

  秋娘想到顾璋算数的机灵:“小石头你跟爹一起去,免得麻烦村长帮忙签字盖手印了。”

  顾璋点头:“好!”

  ***

  小麦灌浆期后半个月,就到了收获的时候。

  此时正值五月下旬。

  县城一座府邸内。

  “有消息了吗?”燕老着急问道。

  姜武叉手行礼,回禀:“属下无能,没查到那文章是何人所送。”

  燕先梅面色失落,他起身:“走,出去转转。”

  才出府邸没两条街,一中年男子撞上了旁人,手里的册子文碟散落一地,正好落在燕老二人面前。

  “实在不好意思。”

  这中年男子正是村长儿子,虎头他爹。小麦即将收割,村长需向衙门报备以便计算赋税。

  村长走不开,就派儿子走这一趟,顺便带来了需要向衙门报备的公文。

  他弯腰捡着。

  一个错眼,燕先梅就看到顾璋的字迹,那是顾家选的盖房新地的文籍。

  尽管顾璋那篇文章模糊了字迹,但是这时的文人,都有“以字识人”的本事,根本不是顾璋这个来自末世的书法外行能理解的程度。

  “等等!”燕先梅赶紧挽留。

  但虎头他爹也虎,看两人穿着,生怕惹上事,弯腰抱着文籍,一溜烟就跑掉了。

  姜武道:“老爷,我刚刚看到了,是永河村的文籍。”

  燕老面露喜色:“你可瞧清楚了?”

  “看清楚了。”

  燕老感慨道:“居然又是永河村?上次的龙骨车就方便精巧,适用性广,那小娃娃也机灵聪慧。没想到这位大才,也隐居在永河村。”

  “看来永河村是块宝地,竟孕育出两位奇人,上次没见到着实可惜。”

  燕先梅感慨着,迫不及待就往城门方向走。

  “您别着急,您这两日有约您忘了?”姜武连忙拦住。

  燕老用折扇敲脑袋,后悔:“早知道就不答应什么诗会了,浪费时间。”

  姜武赶紧道:“过两日正好夏收,您不是最爱这场景吗?刚好那天去看,既看了丰收之景,又寻了知音友人,岂不一举两得?”

  “行吧,我且再等两日。”

  两日转瞬即逝。

  麦子已经成熟,不少人家都打算今日开始收割。

  顾家的田边围了不少人,尤为热闹。

  第19章 丰收(三合一)

  这边有个习俗。

  村里收麦的第一刀, 要由看起来收成最好的人家来割。

  主要是为了讨个好彩头,寓意家家都能有好个收成。

  若是没能推选出这个人,就由去年收成最丰的那户人家来割第一刀。

  以往这个名头大多由去年第一担任, 今年但凡有眼睛的,都能发现顾家地里的麦子,长得更好一些。

  “这三树叔家的麦子,看着可真漂亮。”

  “那可不,麦粒又多又大,一簇在那里胖乎乎的。”

  全村老老少少都在附近, 手里拿着镰刀、脖子上挂着汗巾,还有的当场拜拜土地公, 希望能沾沾喜气。

  “也不知道这一亩地能收成多少?”

  就连平日里玩得不见踪影的小孩都换上了破旧的衣服,叽叽喳喳的跟在父母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