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永河村的孩子们,不论走亲戚,还是去隔壁村,都成了极为受欢迎的存在。
  因为他们实在是太会玩了!
  “你会玩‘鬼抓人’吗?”
  “你看我的鸡毛毽子!”
  “这你都不会玩?那也太没意思了,我教你。”
  类似的话,出现在周围许多村落的孩子群里。
  小石头这个名字,也随着游戏传开,成为附近所有小孩心中“最厉害”“最聪明”“最会玩”的代名词。
  在永河村小孩们骄傲的吹嘘中,传言逐渐离谱。
  据说,他有吃不完的甜草。
  据说,他有数不清的玩具。
  据说,没有他想不到的游戏。
  ……
  而“无所不能”的顾璋本人,这会儿正和爹娘一起,在去往县城的路上。
  这些日子,顾家一家人齐心协力,将山上柴胡搜刮了个一干二净。
  最后变成了足足两大背篓的柴胡。
  连顾大根这个壮劳力都暂时放下了地里的活,宝贝一般背着背篓,打算亲自走一趟。
  这可是两背篓银钱!
  让秋娘一个娘子去,没个男人护卫,万一被人盯上,抢了去怎么办?
  即使背着百来斤的背篓,顾大根依旧觉得自己有用不完的力气,走起路来都虎虎生风。
  他笑得合不拢嘴:“秋娘,你说这些能卖多少银钱?”
  秋娘也算不清楚,她昨日算了好久,拿着长短木棍比划了好半天,最后还是算晕乎了,她嗔怒:“我怎么知道?我要是算得清楚,就能当账房先生了。”
  顾璋:……
  合着你们连能卖多少钱都不知道?
  竟然还想着不带上他!
  如果不是他说身体感觉好不少,想来医馆瞧瞧,今日去县城都没他的份。
  顾璋开口问:“娘,这些柴胡有多少斤?”
  秋娘道:“你爹背篓里装了140斤,娘的背篓里装了五十一斤,小石头你算算一共多少斤?”
  他这是被考小学生算数了?
  顾璋有些哭笑不得,但看着秋娘和顾大根期盼的眼神,还是假装算了一会儿,然后道:“一共191斤。”
  秋娘和顾大根顿时面露欣喜。
  顾大根宽厚粗糙的大掌在儿子头上揉了揉,喜不自禁道:“小石头真聪明,以后说不定能去当账房先生!”
  秋娘也同样欢喜,要知道这些,她昨日算了好一会儿才算出来,不过她还是继续问:“那小石头算算,这些能卖多少银钱,若是算对了,等会给你买糖吃。”
  顾璋对这种骗小孩子的招数一眼看穿,但还是算起来。
  毕竟,这个家看起来只能靠他了。
  如果还是35文一斤的收购价,一共是6685文。
  没有计算器,顾璋也算了好一会儿。
  算完后,他抬头道:“应该有六贯多。”
  顾大根脚底踉跄一下,差点摔倒:“什么?”
  秋娘:“娘觉得只有五贯左右,小石头要不要再算算?”
  顾大根大气都不敢喘,他知道柴胡价格比粮食都贵,也知道自古药大都比粮食贵,更知道家里一共摘了191斤。
  但是只知道35文一斤,一百九十斤,脑子里没概念,根本算不出具体多少,只知道肯定很多。
  这会儿听到娘俩的对话,才惊觉这是多么恐怖的数字。
  不管是五贯、还是六贯,往年一年都攒不下这么多!
  顾璋重算了一遍,他确定自己没算错,便道:“我觉得是6贯、娘觉得是5贯,不如娘和我打个赌?”
  秋娘伸手点了点顾璋的额头:“还会和娘打赌呢?”
  秋娘心中高兴,也不知是不是村长照拂,自从落水后,虎头就愿意带着他家小石头玩。
  天天和村里的一群小皮猴一起玩闹,小石头眼见着就活泼不少。
  而且每日蹦蹦跳跳地,身子骨也没原来那么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