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的出征,霍去病并没有什么突出表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这次憋足了劲儿要好好表现一番。卫青派出先锋探路的同时,霍去病也征得舅舅同意,带着自己手下的八百壮士远离大部队前去寻找匈奴人。霍去病无愧于皇帝给他的“剽姚校尉”名号。“剽姚”者,迅疾而勇猛是也。他带着手下一口气就跑出了几百里地。同样是远离大部队,霍去病比苏建他们幸运得多,他在草原深处遇到了匈奴人聚居的帐篷群,从高处往下看,呼啦啦的一片,目测也有数千人。
在这种情况下,正常人的反应应该是原地待着不动,派人赶快回大将军那里搬大部队过来,集中优势兵力吃掉这股敌人。然而,霍去病竟是天生的勇士,手下只有八百骑兵,第一次作战就遇到兵力数倍于己的敌人,他感到的不是恐惧,不是害怕,而是兴奋。他二话没说,拔出腰间的战刀,一马当先冲了出去。手下的儿郎们一见头领自己冲了出去,哪里敢有丝毫的懈怠,面对众多敌人,前一秒还存在的恐惧下一秒便化作了亢奋。八百骑兵个个争先恐后,人人热血沸腾,如同水银泻地般拥向匈奴人的营地,但凡见到服饰不同于汉人的活物,一律当草人砍。匈奴人已知那个擅长奔袭的卫青仍在数百里之外,哪里会想到这里还能冒出一队汉人的骑兵。很多匈奴人甚至没来得及有所反应就做了汉军的刀下亡魂,侥幸没死的也纷纷四散奔逃。
待到杀散匈奴人,霍去病让战士们赶紧清理战场。骑兵们把几个衣着华丽的俘虏押到霍去病面前,经通晓匈奴话的手下一审问,霍去病不由得得意起来。原来这里驻扎的竟是单于的亲戚和大臣,被活捉的俘虏中不仅有伊稚斜的叔叔罗姑比,还有匈奴的相国、当户等大官,而伊稚斜的爷爷辈的籍若侯产[1],已经在乱军中被砍作两段。
霍去病并非有勇无谋之辈,以八百壮士出其不意地击溃匈奴数千人马后,他没有忘形到继续率部追击,而是懂得见好就收,让手下在匈奴的增援部队到来之前赶紧绑了俘虏,割下死者的人头,带回去跟舅舅邀功。
正在大营中焦急不安的卫青终于等到了霍去病,看到他的手下还提溜着俘虏和两千零二十八颗人头,卫青大喜过望,立即命令手下人马鸣金收兵,撤回定襄。
这次出征,他们虽然折损了先锋,但所斩杀的匈奴士兵足以抵上大军的损失,卫青至少算是功过相抵。此外,军队中还冒出了霍去病这样的勇将,这让刘彻非常高兴,他马上下令嘉奖“勇冠三军”的霍去病为冠军侯。
为什么皇帝会如此喜欢霍去病呢?除了霍去病是他打小看着长大的,私人感情深厚,还另有原因。这时候,皇后卫子夫已是一个陪伴了皇帝十五年、生了一儿三女的妇人,而且从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之后,卫子夫再也没有生育过。由此可知,对刘彻来说,她的新鲜感早已不在,眼下刘彻新宠幸的是王夫人。然而,后宫中有皇后卫子夫,朝臣里有大将军卫青,加上这个时候刘彻的姐姐——那个把卫子夫介绍入宫的平阳公主——因为原来的丈夫曹寿有“恶疾”(大概是身体极差或不能行人事之类的),日子过得很苦,便和曹寿和平离婚,并最终选择下嫁给自己家原来的马奴、现在的大将军卫青。这一下子,卫家人就好比从里到外把刘彻包围了,不管卫青有没有想法,刘彻对此肯定很不爽。
从此次出征后的赏赐中就可以看出刘彻的不爽,卫青虽然损失了先锋部队三千人,但与斩杀万余人的战果相比,应该还是功大于过的。按刘彻以往的性格,必定会再次加封卫青,可他偏偏只赏赐了卫青一千金。这足以证明,已到人臣之极的卫青开始失去皇帝的信任。现在有了霍去病,刘彻在军事上就摆脱了只能依赖卫青一个人的窘境,这如何不让他高兴?而得到皇帝欣赏的霍去病,也将用一次次的胜利证明自己。
(https://www.vxqianqian.cc/4428/4428977/32164235.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