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解缙:朱兄身边的老爷子,竟然是圣上(1 / 2)

他意识到自己太不成熟了。

陛下多次提醒过他,他却从未深入思考过陛下的用意,总是凭直觉判断是非。

直到今天,朱小宝给了他深刻的教训,他才有所醒悟!

叹了一口气,解缙又抬头望向窗外飘落的雪花。

庭院中寂静无声,先前锦衣卫告诉他,说皇帝将在稍后召见他。

此刻,陛下想必正忙于审阅奏章吧?

想到年迈的皇帝依然勤勉尽责,处理着繁重的国事,而自己却无知地给皇帝带来烦恼,解缙感到一阵羞愧。

正如朱小宝所言,他是皇帝亲自提拔的,尽管资历尚浅,但皇帝依然果断地将他升至翰林院庶吉士。

自己不仅未怀感激之心,反而对圣上进行批判,这不免会让皇帝感到心寒啊!

这不正如朱小宝所言,是不忠不孝的典型吗?

科举时,他曾远远看过陛下那苍老的背影。

那时,解缙就立誓要竭尽全力,为大明和陛下尽忠。

然而,在皇帝重用自己时,自己又是如何回报的呢?

他思绪,很快又飘向了朱小宝。

刘三吾曾告诉他,朱小宝的身份不一般,但当他询问翰林院的老夫子们时。

他们却只是冷漠地回答说,朱小宝是个商人。

不过,提及朱小宝时,翰林院的这些老夫子们却显得异常激动。

解缙在翰林院的资历尚浅,且自视甚高,平日里也不屑这些无所作为,整天无所事事的老夫子们。

因此,这些老夫子对他也并不友好。

但提及朱小宝时,这些老夫子眼中却流露出复杂的神色。

似是有敬意,有恐惧,甚至还有钦佩。

这倒让解缙对朱小宝产生了几分兴趣。

朱小宝似乎声望颇高,不仅刘三吾对他推崇备至,连翰林院的老夫子们也对他讳莫如深。

于是,解缙再次找到了刘三吾,可刘三吾并未明说,只是含糊其辞地提到朱小宝曾编纂过道德经。

解缙当时感到分外惊讶。

如此重要的事情,刘三吾为何却说得轻描淡写?

自己又为何对此事一无所知?

从这些人的表情和态度来看,解缙判断,朱小宝的身份,可能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复杂得多。

这也使得解缙对朱小宝愈发好奇了。

朱小宝不仅了解宫中的众多秘密,还能让这么多人臣服,除了皇帝之外,还有谁能有这样的能力?

正当解缙陷入沉思时,门外响起了踏雪声。

解缙向外看去,一个大太监,正朝他走来。

解缙立刻站了起来。

“解大人,您久候了,圣上请您进谏!”

解缙已经做好了准备,听到这话立刻答道。

“是!”

他跟随太监一同前往奉天殿。

这是他难得的一次进入皇宫的机会。

宫城内庄严肃穆,而这寒冷的冬夜,又为这深宫增添了几分肃穆。

解缙不清楚圣上召见他的目的,圣上既已决定将他调往江西,又为何还要特意召见呢?

难道是不给他降职了?

解缙心中突然涌起一丝喜悦。

不久,他便低着头进了奉天殿。

解缙不敢抬头直视皇帝,这是极大的不敬。

作为翰林院的庶吉士,解缙对这些基本的礼仪非常重视。

“微臣拜见圣上,吾皇万岁。”

解缙低着头,望着不远处灯光下显现的那道笔直身影。

“解缙,朕罚你去江西道担任监察御史,你可有异议?”

朱元璋没有让他起身,随意地发问道。

解缙叹了口气,看来圣上并未改变主意,是自己想多了。

但在朱小宝的影响下,解缙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对朱元璋也有了更多的理解。

“臣自当接受惩罚!”

朱元璋应了一声,接着道。

“看过你为李善长辩护的奏章后,朕起初非常愤怒,但后来想起了他们过去的贡献,而且朝廷也需要你这样的直言之士,所以朕才没有处罚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