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揾英雄泪(十一)(2 / 2)

三国之楚鼎 温风 1656 字 3个月前

船有了,人手也都招齐了,就差主事之人。这个人必须是幽州高层,被林宁信任,有决定船队大小事务和临机决断之权,毕竟远渡重洋,一去万里,变故太多。

“诸君有没有自荐的?”

既然在座,就已经进入了幽州核心决策圈,都有自荐的资格。林宁看了一圈,按理看过世界地图之后,应该有人好奇心旺盛,跃跃欲试感受外面的世界,却是他想当然了。古代的中国,准确一点说,是中国本土,有丰饶的产出,精致的艺术音乐,可口的美酒,以及中国人思想深处落叶归根的观念,让他们去万里之外,就算是死刑犯都不一定愿意——运气不好的话,死在风浪途中都正常,摆明了一辈子别想回到家乡,还得埋骨海外。

等了一会儿,见无人当自荐的毛遂,林宁咳嗽一声,只有指名了。不等他开口,一个士兵小跑进来,向林宁报告:“将军,有一个叫顾雍的人在外面求见,还说与将军有旧,请将军亲自出迎。”

林宁一愣,武涉坐在他的下首第一位,闻言大怒:“卫将军位比三公,何等尊贵?竟要主公亲迎,此狂徒耳,主公不必理会。”

还是不等林宁说话,武涉对面的章邯哼了一声道:“顾雍?无名之辈,哗众取宠,应该抓起来扔进牢中。”

武涉是幽州长史,领并州事,总揽内政,章邯是幽州大都督,领并州事,总揽军务。这两个人跺一跺脚,幽州集团就得发生大地震,其他人见此,也纷纷附和。只有少数人发觉林宁脸色不对,没有随波逐流。

平静地等声音稍小,林宁道:“顾雍乃我师兄,是伯喈先生的大弟子。”

武涉、章邯对视囧然,这下尴尬了。在座之人没有蔡邕,老头正和刘虞、卢植老哥几个为了修订《后汉书》忙得手忙脚乱,一般不参加高层会议。林宁很厚道地阻止了众人议论,对一文一武的领头羊点点头,示意无妨。话说幽州集团利益牵扯越来越大,有的人就变得“小气”了,上位之后颐指气使,怪不得许多人说“农民夺取政权之后就不再是农民了”,很有道理。

“走,随我迎接师兄。”林宁带头,文武分列两班,如排长龙跟在后面。

顾雍其实就是试试林宁势力膨胀后还念不念旧情,这下差点吓死,林宁在前,幽州文武在后,不知道的还以为迎接皇帝呢。顾雍向来沉默寡言,处变不惊,也有点不知所措。林宁亲热地上前拉着他的手,一个劲儿摇啊摇:“师兄,洛阳别后,师弟对你甚是想念,快请入府。”他见顾雍身边还站着一个大汉,像是武将,也没在意。

顾雍介绍,这是广陵人吕岱,字定公,勇武明智,是难得的大将之才。林宁这才仔细打量吕岱,不错,他记得这么一号人物,没想到不投东吴,来了幽州。

“其实在来幽州之前,雍还去了临淮鲁子敬家里拜访,请他一同到幽州,可惜……”顾雍不无遗憾地说,“可惜,子敬先生有意去投靠孙长沙,认为孙氏以神武之才,积极开拓,再不济也能割据一方。”

林宁默然摇头,鲁肃眼光长远,不可能看不到孙坚的弱点,既然他要去,由他去吧。或许鲁肃早一点投了孙氏,孙坚不会死,这个林宁很喜欢的英雄豪杰,说不定还有把酒言欢的机会。

往里走地时候,林宁眼睛发亮,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不是没人去欧洲吗?顾雍为人正直,颇有机略,吕岱勇猛刚烈,一文一武,正好搭档去欧洲旅游,再配几个人随行,全妥了。

坐下不久,林宁提出了请二人“小跑一趟”地建议,顾雍对欧洲多远一点概念都没有,还以为是简单的出使任务,譬如出使西域什么的。正好,他刚来幽州,根基浅薄,不立点功勋没人服气,便满口答应。吕岱没多想,既然跟着顾雍来的,顾雍要出使异域,他追随左右很正常,也应下了。

林宁大喜,置酒款待二人,由武涉、章邯作陪,待遇之高令其他人眼红不已。席间,幽州牧拍胸脯保证各方面准备齐全,随军医生、充足的水果干粮以及精美的瓷器、茶叶,应有尽有,只管向西,抵达目的地和罗马人民展开友好交流即可。

另外,林宁将为二人请封关内侯,顾雍为幽州华夷省(相当于民委)知事,吕岱为安西将军,各加一个执金吾头衔,身份上尽量拔高,好和罗马高层对接。同时,林宁将通报幽并之地,将“大秦”这个译名正式改为“罗马”,以使罗马帝国的称呼规范化。

(https://www.vxqianqian.cc/4394/4394546/32774530.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