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遂了心愿(2 / 2)

宦场沉浮 佚名 1620 字 7个月前

“这样就可更好地发家致富!”

“目前,我们家的俩个女儿已长大,在外打工,家里的开支就是婆娘买药吃和小儿子读书,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们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接着,到江山村与村民座谈。

在暗访过程中,看到桃源3组邹晚英家28岁的孩子智力低下、生活不能自理,他们叮嘱她:

“孩子也是一条生命。既然生下来,一定要将孩子照顾好!”

在江山村,了解到8组的吴成员、24组的颜建国家庭,均因有家人患重病致贫,还给他们送去了慰问物资,并鼓励他们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照顾好家人,相信有党的关心、有自己的辛勤努力,日子会越过越红火,会与全国人民一道脱贫奔小康。

“我们不但自己富,还要带领大家富!”

最后,他们察看养殖产业情况。

“书记,我认识您!您经常上电视……陈副书记,您去年还看过我的养殖项目!”

在桃源3组邓冬英家里座谈时,恰好从此路过的55岁养殖大户陈桂林停下车来向书记报告一年来养殖进展情况。

陈桂林是桃源4组村民,曾外出学习过养殖技术,前些年因洪水将其养殖场所冲毁负了点债,但他仍不气馁、毅然投资8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75亩养殖水面,主要养殖甲鱼、泥鳅、青蛙等,现在旱涝不怕,去年就实现了增收。

来到其养殖基地,只见满池的甲鱼在游动,满田的青蛙躲在草丛中休息。

“书记,这一亩田里有20多万只小青蛙,长大可成活5万只!”

“目前市场价格多少?”

“不太稳定,目前每斤12元!”

“这就有点挣头,你有头脑、有技术、要成为村里的技术带头人,我们不但自己要富,还要带领大家富!”

他们还察看了种植基地的情况。

“书记,向您汇报,这里是脱贫攻坚新后盾单位承阳监狱资助的新种植基地!”

闻讯而来的乡村两级干部,在回村部途中突然将车停下。

“我们下车看看!”

来到桃源8组地界,只见一片水田里芋头长势喜人。“我们采取200元一亩流转了农田50亩,由原村支书牵头,平时农忙时雇请村民帮忙,长大后的芋头全部销售给承阳监狱。”

“这是无公害产品,将来我们也可帮助销售。”

“这种帮扶方式真好,老百姓能在家门口就业,村集体收入也有了源头活水!”他们不由赞道。

江山村,位于方头山省级森林公园境内,山青水秀,风景迷人,目前正在打造“神农谷”,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家门口致富。

“我们一定要打赢扶贫攻坚这一仗!”

李林熙来到村部,只见专栏里制作着学习宣传党的文件精神和脱贫攻坚的大量内容,一楼空房里有10多位老年妇女在选分采摘的藤茶。这里也是帮扶工作队的驻地。

他们一路走过去,认真察看驻村干部的休息间、厨房、洗澡间等情况,“书记,我们真正是全天候驻村帮扶!”

接下来,是察看工作和生活情况。

“产业发展方面,我们成立了经济林木种植合作社,大力发展蔬菜水果产业,将带动更多人就业增收;基础设施方面、我们将硬化通村通组公路,方便农产品外运,帮助村民直接增收……”1983年出生的陈建坤,去年在村换届选举中特意从外地赶回来,本拟投选别人却被村民选为村支书,他对村里发展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李书记,我们5月30日与村里进行了对接,今天正式报到后就驻下来,请您相信,我们将坚决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扶贫政策、坚决服从乡村两级的安排,一定会将村里的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好!”承阳监狱驻村工作队队长章南阳表示。

“前段时间,大家很动脑筋,想干事、干成了事,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我们要发挥村民的内生动力,多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产业;驻村工作队要出人出钱出力,多出点子,脚踏实地、俯下身子、撸起袖子加油干,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要打赢脱贫攻坚这一仗!”

午饭就是跟章阳一起吃的,没有打扰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