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现在有银子了呢,当然要花在家里人身上。
虽然荷花买东西的速度已经很快了,可是这么一圈买下来,半天也就过去了。
幸好有田芳家的马车,这些东西都能装得下。
买完东西时辰已经不早了,荷花叫田大强请车夫在路边小店吃了碗面,又买了些糕点路上吃,匆匆上了路。
他们启程晚,虽然车夫一路上紧赶慢赶的,还是天黑的时候才到了七里铺。
再往里就是山里了,他们当然不能趁黑赶路,荷花想着临走之前,田芳托自己来七里铺的永丰面馆看看,便叫车夫直接去了永丰面馆。
“哟,是二舅爷和荷花姑娘来了,快请进!”
田芳和梁忠不在七里铺坐镇,自然要把这边的生意托付给信得过的老人,以前荷花经常过来,所以店里的掌柜伙计都认识他们,看他们一进来就热情地迎了上来。
刚过了晚饭的时辰,荷花见馆子里还坐着几桌客人在吃饭,笑道:“大家伙都忙着去吧,我们又不是客,可别耽误了生意。”
她说得有理,众人就散了,只留下一个姓牛的掌柜招呼荷花。
这个牛掌柜是梁忠家里的下人,因为他忠诚可靠,又是多年的人了,所以梁忠两口子在离开之前,提了他做管家,让他做永丰面馆的掌柜。
都是自家人,牛掌柜对待荷花自然格外热络,毕竟要是没有荷花的点子,这里的生意不可能这么红火,他也就不可能做这个大掌柜了。
“二舅爷,荷花姑娘还没用饭吧,楼上有雅间,您二位先上去坐着歇会儿,我叫厨子做几样儿好菜。”牛掌柜带着他们上了楼,又去了厨房。
等他回来,荷花便问道:“牛掌柜,最近生意咋样啊?”
“托姑娘和二舅爷的福,店里生意还好。”牛掌柜笑眯眯地说道,“尤其姑娘教我们做的那个香菇肉炸酱面,卖得最好了,平日里能卖几百碗,要是赶上大集,有时候能卖一千来碗呢!”
荷花吃了一惊:“能卖这么多?那你们做得过来么?”
七里铺也就算是个小镇的规模,一天能卖一千碗面条的确是很多了。
牛掌柜如实地讲给荷花听:“要是现做肯定来不及,咱们这儿的厨子和伙计都是赶早做个几大盆的香菇肉酱,到时候直接浇在面上,做起来方便得很。咱这炸酱面味道好,做得又快,十里八乡来赶集的都乐意来吃,卖得好着呢!”
荷花在心里算了算账,如果按照牛掌柜说的,这炸酱面做得快,翻台率就高,一桌接一桌地吃下去,一天卖个一千碗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儿。
来七里铺赶集的人很多都是一大早上空着肚子来的,过来摆摊的来得更早,干了大半天的活,赶了半天的路,谁不想吃碗热乎乎的面条啊?
再说只要来吃饭,就有免费小菜,一个人平均花个几文钱,又有面又有小拌菜花生米的,还有免费茶水,回头客自然越来越多。
像牛掌柜说的这种方式,算是批量生产,人工和成本都比较低,薄利多销,利润还是很丰厚的。
荷花算清楚便放下心来,又问道:“那还有什么卖得好啊?”
她想多打听一下市场,这样到县里也好给田芳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