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大教育(2 / 2)

太平中华 未知 1949 字 2022-05-25

太平洋王国教育部将拔款为各地凡两千人以上的居民点建立一所小学,万人以上的村镇城市建一所中学,中学小学教育由当地财税收入支出,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建设工程必须实行公开招投标

凡七岁以上的孩子都必须上学,不管男女,小学部分五年,中学四年义务教育强制入学,三次动员仍不执行的,按教育部规定对其进行罚款

太平洋王国政府将“太平洋大学”“金花大学”“东方学院”设立为公办大学,三校面向各地中学毕业生及达到中学教育水平的社会人员招生≌费以教育部核定的收费价格执行№鼓励各地厂主富商投资教育,设立技术学校和大学院校,但投资人必须经过教育部审核,个人或企业资产必须在10万美金以上,并符合教育部制度的其他规定,每年底需要教育部复核,未达到要求的投资人将被取消办惺格,该效生将由政府托管并寻求新投资人接管

冬季各工厂不适合进行生产的,必须组织员工进行技能培训,由教育部门进行考核,考核通过获得技能证书的方可上岗技能培训期间国家给予最低工资毕,工厂支付不低于最低工资毕一半的工资

这份公告一出,整个太平洋王国一片沸腾,最后一项事关普通民众,引起热议非吃然,但多数矿主和富商最感兴趣的是技能培训这一条,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

…-----

下午,李明成在黄宽的陪同下来了金花市(安克雷奇)北的教育基地,沿着金北湾(坦纳根哄)一路向北,出了市区就是金北教育园了金北教育园坐落于金北谷地南面临海处,占地72平方公里

李明成与黄宽来到金北教育园,下了马车,第一眼看到的是“国家科学院”,整个科学院仅用了一个多月就完成了建设,虽然内部装修还在继续,可是已经有几家实验室进驻了

李明成一路走来,钢铁材料实验室机械设备研究所电气实验中心船舶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让他乐的合不蚂

从“国家科学院”后门出来,就是金北教育园的学府路,“太平洋大学”“金花大学”“东方学院”都在这条路上

“‘太平洋大学‘由原‘育才书院’搬迁而来,基础完善,学生和教师也最多三个年级共6000余人,教员380人,学屑地1850亩”黄宽向李明成介绍道

“我们就吧!”

…-----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校园中两棵红枣树间,三位男子围拢在一起窃窃私语,一壶米酒摆放在小桌上,旁边私塾教室中不断传来朗朗书声,缭梁不绝,直听得他们连连点头

“还是景仁兄雅致,关起门来不问窗外事,一门心思教书育人,实在是功德无量”一位男子,笑看对坐在中间的刘景仁,竖起耳朵听了一会后,连连点头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本大学包容天下,可惜如今洋人当道,这治国和平天下的古训,全都没了”另一位两鬓斑白的老先生叹了口气

“王兄,你我只是教书先生,育人方是本分,又何必管那些闲事呢?”刘景仁微微一笑:“况且现在这里是太平洋王国的天下,咱们守住心中这份净土也就足矣”

“话是不错,可吾等读书教人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育人成才,出仕为国吗?”两鬓斑白的王兄似乎有些脾­性­,激动道:“可你们看看如今这个天下,都乱成了什么样子,李鸿章在中原剿着捻军,西北又闹起来了了”

“管他呢”第一位说话的男子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再乱,也乱不到咱们这里,我听说陛下要对教育进行改革,对教育加大资金,这可是大功德”

“不错,听说是义务教育,但刘贤弟你难道没发现吗?那些泥腿子摇身一变成了那个什么工人后,一个个张扬无比,现在又要识字读文,难道将来治国就靠这些人吗?”王兄怒道,似乎非常看不惯刚刚冒起来的新工人阶层

“呵呵,靠他们治国那可不行,不过嘛,读了书也能明些事理啊”刘姓男子笑道:“你可知道,泰西诸国都是‘使民知之’,而不是朝廷那套‘愚民’以后想靠几个名臣治理天下,是不行了,这天下是所有人的了!”

王姓男子点点头:“刘兄说得不错,听说学校也要组织了学生和先生给那些工人上课”

“听他们说,三个月里都必须学会两千个字,最后经过考核,若是答卷时错了超过三成,便只能继续回去在读,不然进不了厂”刘姓男子自己说,可脸上也有些惊讶,继续道:“我虽未亲身经历过,但正巧隔壁有几户人家的小子想进厂,此刻都在里面,每日都在背字习词,看起来效果还不错”

“不过前几日考核,有两个小子没过,结果还来缠着我,让我无论如何教教他们尽快识字的办法,还给我送来了几只­鸡­”刘姓男子笑道:“你们瞧瞧,昔日见着我就绕道,一见书便头疼的野小子,如今倒是反来求我了,呵呵……”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