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同修(1 / 2)

旧人旧梦旧时谜,清风清雨清入席。孤人孤影孤相忆,忏生忏死忏别离。引天之厉入佛门的僧人未曾告知天之厉他的法号亦没有强求天之厉剃度,只是留他修习佛门经典。

得到了孤忏记忆的片段,参悟起来倒是不慢,而且在这段之间之内,阿赖耶识的使用更是让天之厉受益匪浅。孤忏是正法时代的高僧,当时高僧大德如云,能在这些高僧之中脱颖而出,即使失去了身为孤忏时候的大部分记忆,孤忏转世的天之厉自然是事半功倍。

然后修行了不到一年,天之厉就被那个名义上是他师傅的和尚带走了。至于带到哪里去,天之厉表示自己也不清楚,因为当时他正在苦读经书没有听清。(话说,即使是神棍附体,心魔入身乃还是那么好拐啊)

楼至韦驮最近很暴躁。他在外游历数年,近期才返回善恶归源这片最初的修习之地,然后就发现此地草长莺飞,似乎从来没有人好好打理过,要不是师弟和好友渡如何还在他都以为这里的人死绝了。

经过询问,他终于知道了原因——尼玛他那个老没正经的师傅翘家了,之后师弟偷懒了,渡如何是个生活废……真TM就是个杯具。于是未来的天之佛楼至韦驮一脸悲愤的开始除草。草长莺飞啊,生意盎然啊,那是清净的善恶归源么,是么!

更让楼至韦驮悲愤的事情是他在辛辛苦苦除草,他家师弟和他的损友就这么一边纳凉一边看着他辛苦,毫无上来帮忙的意思,其淡定程度很想让他掀桌,至少也要过来搭把手啊。重生一世,楼至韦驮觉得自己暴躁了。他上一世没有出门游历,自然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现在看来,他这一世果然也是不该出去游历的。

楼至韦驮的内心很崩溃,而这种崩溃在他的师尊回来的时候到达了极致——泥煤,谁能告诉他他师尊身后跟着的那个捧着经卷的浑身散发出一种神棍气质的白发少年是谁,为毛和天之厉长了一样的脸,还有相同的气息。还有,那种闪瞎一地钛合金狗眼的气质是神马!而这种崩溃在那少年抬头并且心不在焉的说出:吾名王迹,请多关照。然后继续低头念经的时候达到了顶峰。(以上全部属于作者这货的脑补)

事实上,楼至韦驮在回转善恶归源的时候的确是去除草了但是他的表情很淡定内心也很淡定,即使是渡如何和野胡禅两个在一旁看戏他的心里也没有多大波动——修炼而已。

当看到他家翘家的师傅带回来的那个人的时候楼至韦驮的表情依旧很淡定,但是从他飘去继续拔草的举动来看,他的世界观似乎有所碎裂。

楼至韦驮还模模糊糊记得自己几年前的一个想法:即使天之厉成为了自己的师弟他也要淡定之类的,现在他觉得自己很有乌鸦嘴的潜质。他真的不能接受天之厉成了他的师弟啊!

而且天之厉现在的心­性­到底如何他并不能够确定。分别的太久,久到无法确定眼前的究竟是否还是当初那个单纯的少年,眼前的事情究竟是不是一个­阴­谋。前世厉族的伪装能力实在太过令人发指,在能够确定天之厉真心之前他不会轻易给予信任。

事实上即使是­性­格里面还残留有很大程度的天然呆囧二萌,但是时间的力量是伟大的,尤其是继承了孤忏的许多记忆,天之厉不是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到来给楼至韦驮的打击,也不是没有注意到楼至韦驮的敌意。

其实他自己也挺惊讶的——楼至韦驮竟然是在这种地方修行么?看着满地杂草的善恶归源(这货看到了楼至韦驮就知道了这里是什么地方了)和很悠闲很悠闲的野胡禅以及渡如何,天之厉觉得自己还是低头看书得了。

楼至韦驮的敌意他并非丝毫也不在意,只是阿赖耶识的领悟让他看到了楼至韦驮和旁人有着些许不同,而再仔细深究便隐约感觉到那是楼至韦驮不假但是却多了一些什么,也许是记忆也许是别的。再想想自身的情况他便猜测楼至韦驮或许是重生回来的。

重生,这个假设在天之厉还没有继承孤忏记忆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领悟了阿赖耶识之后更加确认了而已。但是他并不打算告诉楼至韦驮他并非原版的天之厉。重生也好穿越也罢,他并不想做过多的评论,这一世他也就只是天之厉而已。

于是,呵呵傻乐的慈祥老和尚,在善恶归源之中辛苦拔草的楼至韦驮,纳凉喝茶的渡如何和野胡禅再加上貌似在埋头看书实则不时关注着楼至韦驮拔草进度的天之厉,这个场面很和谐很和谐……

楼至韦驮觉得自己其实不应该回善恶归源的。从回来的那一刻他就开始了拔草的生涯,都拔了一天了善恶归源之中还是杂草丛生生机盎然,杂草没有少的感觉,甚至他有一种越拔越多的错觉。再看看天,天都已经黑了……

稍稍有些泄气的扔掉根部黏着土的草,楼至韦驮看着已经完全黑掉了的天叹了一口气,他就不应该管那么多直接就把奥义吠陀拿来掘地估计还能快点,谁知道他不在的几年善恶归源这是怎么了,从一个清静的纤尘不染的清修之地变成了郊游胜地。渡如何和野胡禅一定很高兴吧。

远目了一下,楼至韦驮觉得估计可能就只有他一个很喜欢那种纤尘不染寸草不生的清修之地,野胡禅和渡如何或许还有他那位没事总是慈祥的呵呵笑的师傅都会喜欢那种草长莺飞的郊游胜地。

而至于天之厉的问题……打水洗净自己手上沾染的泥土,楼至韦驮对于天之厉的处理还是很犹豫。现在天之厉的身份不比以往,杀是肯定不能的,但是必须要看顾起来,要是还是一心向善倒是好事,怕就怕这货在分别的几年之中长歪了......

心下定计,楼至韦驮转身就看到了那月光之下的少年……

作者有话要说:= =于是文笔渣的作者彻底扑街了,转折很突兀啊剧情很笼统啊撞墙笔力不够望天以后要修文恩恩所以现在还是打滚求收藏求留言

☆、番外 前世&心魔

番外前世&心魔

旧人旧梦旧时谜,清风清雨清入席。孤身孤影孤相忆,忏生忏死忏别离。

人得心里有魔。即使是不曾入魔,人的心里依旧有魔,而越是修为高深的佛者,他们心中的魔大概也就越厉害。心魔没有名字,但是他却知道他是那个名为孤忏的佛者的心魔,是孤忏永远也不能接受的存在。

他存在在孤忏还没有意识到他存在的时候。当时的孤忏还并非是孤忏,而是一家富贵人家的嫡出少爷,后来因为家中仆人心恶被拐走想要勒索这家人却不想被一个僧人救下从此入了空门。而那时心魔就已经初具意识了。

孤忏当时的年纪尚且幼小并不记事但是心魔却记得那家人的一切,不过心魔从来没有想要把这种事情透露给孤忏知道的想法,因为毫无意义。后来孤忏曾经游历过那附近,心魔却知道那里已经易主,更是把这件事藏到心里。

心魔吸收孤忏心中的恶意而生,凡是孤忏舍弃的感情都是心魔的养料。心魔的成长很迅速,而等到孤忏从一个小沙弥成长为一位大师的时候心魔已经很强大了。

佛门是最清圣的所在,可是清圣的背后到底藏了多少污浊估计也之后佛门之人知晓。正法时代,修习佛法的人多,而有人的地方就注定有争斗。收孤忏入佛门的和尚是一位大师的弟子,当时孤忏年纪小并不记事的时候曾经被几个心怀嫉妒的师兄推下荷塘发了一场高烧,要不是心魔还在及时的处理了一切孤忏或许就在那个时候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