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仙阁风景优美,素来是举办晚宴的最好出处。
今日的晚宴在这临仙阁中举行,来者皆是皇亲贵胄。
这个晚宴美其名是为倾月公主接风洗尘,实际上却是为倾月公主招选驸马。如果能与倾月公主联姻,身后必定会得到大烨朝的支持。
所以,对大渊朝江山有狼子野心的几位王爷,今日都想抱得美人归。
席间一片和睦,倾月的眼神始终在环洺启的身上,她感叹着说道:“帝后如此情深,倒是叫我好生羡慕。”
“公主来到大渊,自然能觅得如意郎君,到时候郎情妾意,又何须羡慕?”
“公主倾城之色,定然不乏追求者,不知为何要在大渊择选夫婿?”
倾月公主盈盈一笑,眉目间尽是傲色:“我曾在大烨朝红楼试才,试尽天下才子,然而无一人能入我眼。”
“倾月公主红楼试才,乃是天下美谈。”环雅风冷酷的眸子里面出现了一抹温柔,“公主,我大渊朝人材辈出,说不定会有公主的意中人。”
倾月摇摇头:“以前是我任性,才有那红楼试才。如今,我倒是愿意寻得一真心人。”
婉妃忽然开口说道:“倾月公主乃是大烨朝的第一才女,不知道你可否听说过《牡丹亭》这本书?”这一本情爱之书,不知道哭红了多少大家闺秀的眼睛。
丽妃忽然Сhā嘴说道:“婉妃姐姐,那书中的小姐可是杜丽娘?”
婉妃点头,细细说道:“说起来,那书中的故事还真是感人肺腑。”话语一落,她滴下几滴眼泪,情之一字,难解。
唐百媚嘴角勾勒起淡淡的笑容,这一本《牡丹亭》刚好就是她三哥所写。
她倒是没有想到这本书居然能这么红,如果三哥知道,铁定很开心。唐百媚的三哥素来喜欢写作,曾经立志要做史学家。只是后来的发展偏离了他的轨道,最后写游记,写言情小说。当然,偶尔也会写戏剧。
如今不知道她三哥在哪里游荡,想起自己的亲人,顿时心生百味。
环意安皱皱眉头:“本王倒是略有所闻,这一本书不过是闺怨之作罢了,难以登堂入室。”环意安今日前来,可是不想将时间浪费在这些无聊的事情之上。
可是倾月却是对这《牡丹亭》十分的好奇,她开口说道:“两位娘娘对此书如此推崇,想必是经典之作。倾月日后一定会拜读此书,以免辜负两位娘娘的心意。”
一向很少言语的云美人羞涩的说道:“这书真能教人入魔。”
后宫之中有不少的嫔妃看过此书,此时纷纷的议论这本书。倾月公主也顾不上今晚的目的,她开始积极的询问着书中的内容。
几位王爷有些无奈,皆是各自此处,前往别处游乐。
环洺启站起身子,立在一旁的花树下面。他的眼神有些深沉,与平日完全不同,倒是叫唐百媚不太习惯,她走进他的身边:“夫君,你是不是有些无聊?”
“娘子,在这里闷闷的。”环洺启伸手,从树上摘下一朵花,镶到唐百媚的头上。他的脸上流露出天真而单纯的笑容,在月光与烛火的映照之下,明媚而动人。
“夫君,我给你说一个故事可好?”
唐百媚桥环洺启的手,一边走一边说道:“在很久以前,有一个贫寒的书生,他叫柳梦梅。有一日,他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面站立着一位佳人,说与他有姻缘。”
环洺启瞪大了眼睛:“娘子,我也曾经梦到过一位佳人说与我有姻缘。”
唐百媚:“……”
她直接忽略掉环洺启,继续说道:“梦见这位佳人之后,柳梦梅经常思念她。然而在南安,有太守之女名唤杜丽娘,才貌端妍,师从陈最良。”
“一日读文,心有所感。从花园回来后,在房中小憩,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于是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
“从此以后杜丽娘害上了相思病,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叫她的娘亲将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并且叮嘱自己的丫鬟将她的画像藏在太湖石底。”
“娘子,为什么要藏在太湖石底?”
环洺启这个好奇宝宝开始发问,其实在小说剧本里面,那里有那么多为什么。因此唐百媚直接忽视掉环洺启的发问,继续向他讲叙着这哀怨的故事。
“后来杜丽娘的父亲升官,因而他便委托了陈最良将杜丽娘下葬,并且修建了梅花庵观。如此,三年以后,柳梦梅赴京赶考,在梅花庵观中借宿。”
“娘子,他是不是在太湖石底下拾得杜丽娘的画像?”
“夫君好聪明哦。”唐百媚在他的脸蛋上轻轻一捏,“杜丽娘魂游后花园,再一次与柳梦梅幽会。后来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死而复活,两个人结发为夫妻。”
环洺启抱紧了唐百媚:“娘子,我们结发。”
环洺启将自己的青丝与唐百媚的青丝纠缠在一起,看着他红嫩可爱的脸蛋,唐百媚心里生出丝丝甜蜜。
很多时候,幸杠是不经意的到来,教人防不胜防。
两个人在这厢你侬我侬,而那边的嫔妃脸上已经有了许多怨恨。
倾月公主看着环洺启与唐百媚,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