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一带的关外,就在大凌河的东、西两边,尤其是西边,以前那一带都是汉人不敢去住的地方,除了极少部分被逼无奈的穷苦老百姓只得在关外的那些山林里落户,自耕自种,或半农半猎为生外,山下就是地再多也不敢下来开垦。
可是现在就不同了,因为这里有了辽西‘拓荒团’。
这期间,180年6月初时关羽也曾遇到过一支奇怪的商队,他们是汉人,而且是专门和鲜卑人作生意的汉人。他们从关内给鲜卑个部运去茶叶、盐、铁、布匹等,换回一些皮货、马、牛及药材等,这长年在关外走动,也算是‘关外通’了。
后来,关羽干脆安排了36人给他们当护卫队,随他们一起到鲜卑族各部所居住的地方去查看地形去了。
有这支商队的私下宣传,不断有逃难关外在各地山林里的零散居住的北方老百姓加入辽西‘拓荒团’,并被安排到土城里定居下来。
2个多月里,在7月底时竟然新接受了12户87人在新城里落了户。还有在那3家猎户1的发动下,散落在山中‘隐居’的其他21户老百姓也被邀请住到了城里。
天气热起来了,这几个月里,鲜卑游骑来抢掠的并不多,也很少到大凌河的东南岸来,最多也就是在北面远远地看一下这座土城后就会绝尘而去,大家也算是基本上‘和睦相处’。为此,‘拓荒团’在6月份后又开出了近60000多亩地,不过,有些地已经离土城太远了,不太安全。这60000多亩地虽说赶不上夏种,但平时新建一些水利设施,等秋种时倒不是问题。
就算是20多里的预警距离,留给在城外劳作的老百姓进城的时间也只有20多分钟,就算是跑,也不能超过2公里。
关羽正为这事头痛呢。
“这好办,告诉他,第一,继续在外围建一圈或是2圈土围子,把警戒线向外推远一点,要是能有3刻钟的时间让老百姓进城,那就很安全了。第二呢,那就是在城门口外再留出一片空地,用矮墙和壕沟围起来,虽然城门口会拥挤一点,但是,只要老百姓进到了城门口的矮墙、壕沟之内,凭城墙上的床弩,鲜卑骑兵还暂时攻不到城下,这样也能为老百姓赢得很多时间,安全就有保障了。”
“主公,这是个好办法。”手下一众文武都明白了,要是这样处理的话,就算是鲜卑骑兵跟在老百姓身后50步都进不了矮墙内。
“有可能的话可以再建一座城,或是沿河边开荒。不过,还得提醒他平时也让老百姓多训练一下如何有序进城,别慌作一团,自添损伤。”
张清是随第二批船队出发的,也是20艘300吨的河船,这走海路不满载的话也不用担心海里的浪头。
3月11日从龙虎山庄出发时总共是5000庄丁(没带家属),这一路走来,张清首先是看中了长江口的那个后世叫崇明岛的沙洲,不过,那里已经有一伙海贼盘据了。
那不就凭武力抢罗。为了今后的水路运输安全,这个点很好,一定要拿下。
300多名海贼哪里是这5000多名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水中蛟龙的对手,被张清带人给包了饺子,一网打尽。由于天冷,没有人敢跳水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