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春耕之后不久,张宇已经完全在武陵郡建立了自己的官员体系。作为一个大郡太守,要是连那40000郡兵在内的话,其下属的官员数量委实不少,单九品(100石俸碌)以上的官将就接近120多人,象书办这些还是没品位的小吏。这一次连武将在内,也才换了约90多人,老实说,这也算是大换血了。
这些被罢免或撤换,甚至于那些主动要求调走的官员最后还是把状告到了刺史大人王睿那里,个别人甚至于还上告到了京城。
而张宇也是早有准备,上任之前就已经和刺史大人王睿说明,这‘蛮汉之乱’的根源就是出在这些大户官员身上,要想平息这场争乱,肯定会要涉及到很大一部分人的利益。
并且还分别向州牧府及‘哎呀大叔’张让送去了官面文书,说是为了体现我汉朝皇帝的仁德之心,现已在这边蛮之地推行‘仁政’,用以感化这些蛮民,现已基本上平息争乱,足见‘皇恩浩荡’。
还有,张宇也是把这些被罢免或撤换,甚至于那些主动要求调走的官员这些年在武陵郡的所作所为一一统计在册,分别送了一份副本给刺史大人王睿及‘哎呀大叔’张让。
十几天后的朝堂里,还真有人那这事对张宇发起了反击。
“启禀陛下,今有武陵郡郡守张宇在任上乱杀无辜,迫害朝廷命官。”有人出头了。
“可有此事啊,啊父?”懒洋洋的声音有点有气无力。
“启禀陛下,那张宇为了整治地方吏制,确实在上任后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豪强、恶霸,但是都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不存在‘乱杀无辜,迫害朝廷命官’之说。”张宇早就熟门熟路地和张让打招呼了,除了上缴国库600万金之外,还给‘啊叔’送上了200万金,最主要是那‘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情,倒也让张让坦护起来是底气十足。
“陛下,张太守此种作为实际上也是为了老百姓,臣以为,圣人所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张太守以民为重,应加以褒奖才对。”卢植倒是很忠诚。
“此事‘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不得废话,众位爱卿要是都能象那张爱卿一样,爱民护民,何愁我大汉不兴啊。啊父,拟旨嘉勉张太守,增其食邑到3000户,让其儿子世袭乡侯,对其自行增开幕府一事多加支助。”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