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将来武陵郡的郡兵总规模有39000人,绝不是和其它郡一样,那不是‘都尉’一级能担当得了的级别了,最起码也得和那些边关郡守一样,郡守大人一般都是中郎将或以上的职位,看来今后这‘将军’一职还得自己担着。
小强是老人了,只能是内府的亲卫队队长,而要外出,那安全第一,这小小年纪但武功却很高的典韦就是郡守大人的亲兵队队长的最佳人选。
余苞毕竟本来就是‘官身’,这一次就升官了,从零阳县县尉顺理成章的成了这武陵郡的郡兵都尉,和张飞、褚燕等人就暂时帮着带一下这近5000名郡兵。
众位武将都算是县(校)尉级别的军官,等把新兵招募满员及裁减部分老兵、残兵后,各人还必需要到各个县去任都尉、县尉等职位,基本上不愁没地方安排。
在东汉末年,这武官的级别也是有点乱:校尉本是军队里最低层的将官,一般和县尉同级,下辖2营约20000人。但是,要是在校尉前面加个名号,象那京城‘八校尉’,边关的那些有名号的,诸如:乌恒校尉、破孥校尉等,那却都是‘中郎将’级别的将军。而且啊,要是那校尉之名号是皇上亲赐的,那含金量又更高了。
而这一切都是在汉武大帝年代所流传下来的军中习惯,后人也就这么给认了。
本文为了让大家看得明白,也就只好在这里多扯几句了。古代官兵里统说‘将校’一词,实际上校尉就是最基层的将官。
而在督邮衙门里为官的高丘也把武陵郡里的官员体系、人口、田亩、民生及赋税情况作了一个大概的介绍,听在大家耳朵里,武陵郡各县要是和零阳县一比,这情况就差远了。
武陵郡,下属共有县十三个,分别是:1、索县(今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汉寿县地,故城今常德市东北六十华里、2、孱陵县(今湖北公安县与湖南南县、华容、岳阳、安乡、澧县等县地、3、临沅县(今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大部和桃源县地、4、沅陵县(今沅陵、沪溪、吉首、麻阳等县地、5、镡成县(今洪江市和黔阳、靖县、绥宁、会同、通道、怀化等县地,错入今贵州省境、6、无阳县(今芷江、新晃、怀化等县地,错入今贵州省境、7、迁陵县(今保靖县地,错入今四川省境、8、辰阳县(今辰溪、麻阳、花垣、凤凰等县地、9、酉阳县(今永顺、龙山、古丈等县地,错入今重庆市境、10、义陵县(今溆浦县地、11、佷山县(今湖北长阳县地、12、零阳县(今澧县、慈利、石门、临澧等县地、13、充县(今大庸、桑植县地。
不过,这高丘那句;“由于这多年来蛮汉争乱,这充县、迁陵县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近30年来已经是没有汉人官员在那里任职了”却把大家给‘雷’住了。
奇了,有县无县衙、县令及各级官员,可能也就只有这东汉末年的武陵郡有这种奇事。实际上,在北面的边关一带,当年汉武大帝所占领的关内外地盘,尤其是是长城关外一带,如今也是丟失得差不多了,在那一带,那才是“无县无衙无官员”。
看来,要想在武陵郡任上作点事出来,压力还很大呢。
“除了零阳县之外,武陵郡其他12县户籍总人口有183万,在册可耕之地有660多万亩。只不过是这里面穷苦老百姓近170万人,拥有田亩数还不到12万亩。绝大多数老百姓都只是那些大户家的佃户,由于这2年为了建襄阳新城又增加了一成的‘城税’,这些情况和以前零阳县都差不多。因去年是水灾之年,收成不好,现在的话,老百姓家里应该早就断粮了”。
也许是为了提醒各位,高丘最后还是说了这么一句:‘老百姓家里应该早就断粮了’。
这里面的人口数及田亩数还是会有些出入,张宇暂时也不会去较真。
“府衙的仓库里满仓应为150万石,由于去年水灾,各地庄稼大量欠收,府衙的仓库里现在只有存粮15万石,各县按照规定是应该有近100多万石存粮,但按这些官员的作为及去年的水灾情况来说,能有3成库存就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