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3000人的军队,有近400多人的老兵在基层作军官,这军训就不会走样。只是那些山民、北方人不会游泳,这在后来的水上训练时给余苞添了不少乱子。
为了保证他们的伙食标准,张宇还不惜花钱从各地买回来了近300多头猪、羊等,岛上也是定期送鱼过来,为的就是给他们提供肉食,保证他们训练所需的体力消耗。
不过,按大汉律令,牛肉是不准吃的,这样也好,牛买回来了先养着,当耕牛用也不错。
餐餐管饱,有肉、鱼吃,还有每个月的军响,家里还能享受‘军属待遇’,让这些以前很少能吃饱饭的青壮们觉得在县里当兵是一种幸福,也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最主要的是,这些老兵们都很和气。本就穷苦人出身的青壮们于是在训练过程中也是不怕吃苦、不怕累,这训练成绩也是让余苞很满意。
单就说这乡兵的纪律,余苞就把龙虎山庄的那一套给搬了过来。说句实话,张宇早前所制定的那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了这零阳县后,这里面的内容反而更适用了。
安排好各项工作后,张宇在4月15日那天‘偷偷地’赶到了张家村。在这里,隔了好几个月,张宇又见到了不少熟悉的脸孔,刘明这位副营长这一次也过来这里了。
第二天,在萧霖、小强、刘明等人的陪同下,带着一个连队的庄丁,张宇开始在山里寻找矿脉了。
在张宇的记忆中,当时在铁矿里实习时,主要是实践如何选矿、清除矸石、炼铁、炼钢。而石门县的赤铁矿储量在湖南是最大的一处。
提炼赤铁矿石,工序也不复杂,还能得到一种红色染料、镍、铅及锡等附属金属,而要是把生铁加碳后变成熟铁,再把熟铁和锡按比例合成,就能得到后世所说的钢材了。而钢材比这东汉时期的这些所谓的‘精铁’又不知道要强了多少倍,实际上,精铁就是熟铁而已。而锡这种金属在几千年来,一直被人称作是‘铁精’,在铁匠铺里,锤炼时都会慢慢加入少量‘铁精’。想一想吧,要通过锤打手段让锡和熟铁完全混和,这有多难。用‘精铁’打造好的兵器,古法叫‘百炼成钢’,而要用后世的钢材要想打造好兵器,那工序起码减少了九成以上。
要是直接采用浇铸的办法,虽然所得兵器称不上‘宝刀’,但也比现在这东汉时期的普通制式兵器好多了。而浇铸的速度则比打制要快了不知多少倍,要想大量装备给部队,这浇铸就是最快的办法。
凭借后世的印象,根据那记忆中的山形,有近三百人动手挖掘,2天后,在一处山谷里,当庄丁们报告说:“大人,俺在那里找到了这种红色的矿石”时,张宇立即赶到了现场。
铁矿埋深很浅,就在那山坡上,眼前那个坑才2米多深。张宇肯定那就是正宗的赤铁矿,绝对错不了。
炼钢、炼铁,肯定需要煤了。
只不过在找那个煤矿时,张宇颇费了一番周折。石门的煤碳资源相当丰富,既有烟煤、亦有无烟煤。2001年底已探明保有贮量体3700万吨,居湘西北储量之首。无烟煤产于壶瓶山、罗坪、太平、子良等地。
在山里跑了近十天,4月23日,最后总算是在离铁矿差不多近34公里远的上游山沟里找到了煤层。这里已经差不多是壶瓶山地界了。只是这个地点已经超出了以前的买地范围,只好要再次麻烦肖敏再次定界、新发地锲了。而这一改变,萧霖名下的土地就达到了近780平方公里。
有煤有铁,张宇的想法就多了。除了炼铁、烧窑之外,作煤球、煤饼用于家庭也不错啊,要是再推广一下这简易煤炉,那不是又多了一种商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