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全县大开荒(1 / 2)

汉末窃国商 未知 1083 字 2022-04-14

得知‘开荒工地上有人晕倒了’这一情况后,张宇又赶紧重新布局。

“彭争,余翎(余彪的大侄子,也是一位小队长),你们两人各带1班人马负责给各地开荒的外地老百姓放粮,最起码要保证这些开荒的外地老百姓能吃上2顿饱饭,一顿稀饭。”

“先调用高家仓库里的粮。扬幺(三德),发信再让商行给运点面粉、小麦过来,早餐还是按岛上的作法,省事。”

“黄阂,等所有开荒的外地老百姓在开荒落户在零阳县后,再进行造册登记,并按人口发粮。”

简单明了,张宇是财大气粗,还有150多万石粮在手,就这多出来的十几万难民,最对也只需花30万石粮。小问题,张宇连眼都没眨一下。

很快,开荒的各个地头上,由新任衙差(大多是岛上的庄丁们)主理的粥棚就很快开张了。有了饱饭吃,官府还‘免费’发放工具、耕牛,老百姓开荒的热情就高了很多,连­妇­人们也被各自家里人动员到了工地上来。

官府‘免费’发放工具、耕牛,也不是完全免费,应该说是‘廉价租借’。老百姓收成之后还是要拿钱、粮来买的。不过,这耕牛太贵,而且数量太少,得以村为单位让他们集体购买。

在春耕前的短短一个多月里,老百姓披星戴月,好多人竟然打起火把在夜里都不休息。每人每天平均下来都能凭手中的锹、耙、镐之类的工具开出2、3分地出来,另外还有20多头耕牛,近10万多劳动力(包括1万3千多蛮民)硬是在不到1个月里开出了近60万亩耕地,其中另有旱地约6万亩。比零阳县在册的耕地数36万亩(高家一案后就是近40万亩了)都要多。

张宇也立即兑现偌言,让黄阂领着几位小吏、上百名衙差到田头实测丈量后一一登记造册,还发给了地锲文书,把地产权真正交到了老百姓手里。

而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这土地问题,只要有了地,那日子就有奔头了。

这样一来,张宇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威信就升到了极高。要是现在有人敢在老百姓面钱说张大人、张侯爷的坏话,估计他肯定会被老百姓打得满地找牙。

不过,这全县也还是有近300多户劳动力不足的农户只开出了几亩地,在黄阂县丞等人的调解下,从那些开荒较多的户主手里给调了一些土地过来,尽管是平均主意,也算得上是皆大欢喜了。

清涧溪洞的蛮民们也是开开心心的领到了由零阳县县衙所发的地锲,对张宇的信任度也是再上了一个台阶。纳富萧老洞主也是对张宇极为信服,加强了对各部蛮民的约束,这几个月来,没有发生一起蛮汉冲突。

老百姓都是农耕高手,这里面就有不少人对张宇提出来,在开荒、育秧的同时,同步完善各地的水利设施,加固山塘、水库,兴修灌溉渠沟等,倒也让张大人又学到了一点农耕基础知识。

春Сhā之前,整个零阳县又大范围的整治修理了一遍水利设施。

甚至于为了在澧水江的河滩那里开荒,也为了防洪,张宇还在春耕后对澧水、沅江沿岸近60多公里长的河堤进行了整治(加高、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