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精兵简政(1 / 2)

汉末窃国商 未知 1242 字 2022-04-14

“大人,那就学岛上一样,鼓励老百姓自己开荒吧。”这几个人倒不傻,张宇心里一喜。

“黄阂,又要你来起草了,发文到各乡、村,鼓励老百姓自行开荒,第一年收租2成,县府免费提供粮食种子、工具,第2年收3成,第三年才按朝廷要求收足到4成3。这《开荒布告》和那《安民告示》一起发出去。还有,这施粥太浪费人力,让张清给我加大运输量,等有5万石粮后没人放粮30斤,不能让老百姓为了等着吃这顿粥就啥也­干­不成。”

“遵命!我明早就发信过去。”三德子就是通信班班长,这传递消息他是当仁不让。

“听说这县内还有几股土匪,是不是要先剿灭他们啊?”余苞又提问了。

“先把衙差整顿好再说,啥时整顿好了,你就啥时带人去剿匪,顺便也了解一下,这几股土匪的­性­质、人数及落脚点,急不来,但肯定要去清剿,万一人手不足,就要从伍家庄抽调庄丁前来协助。”

“那还有呢,咱们又该如何把县里的经济搞活呢?”张宇也是有意培养他们。

。。。。。。

下面好一阵沉默,余苞竟然搔起脑袋来了。

“这几天,我看了一下帐本,县里应该有不少矿区,象石灰、木炭、陶器之类的,还有酒坊、染房、木作及铁匠等官家作坊,要是说搞活经济的话,那也只能从这几方面入手了,大人,小的是这么认为的,您看对不对。”黄阂还真有点料,要不然张宇还真不会让他跟来,岛上的秀才可真不少。

“不错,是这个思路,不过,为了这前期工作,咱们得先调查准确,除了这些,县衙里还有哪些产业。黄阂,你去把这些情况都给摸准了”

实际上,这2天里,因为没啥大事,除了还在应差的那20多位衙丁外,其他的人余苞都给他们放假了。这天早上,晨练之后,余苞让郭铁发通知,让他在‘大食’前把所有‘在职’的衙差、捕手全部集中到零阳县县衙前的广场前。

零阳县县城不大,连城外的那些衙丁、捕手也准时到了。广场上,衙差、捕手和护卫庄丁分作两块列队,准备接受整改。

96名庄丁们和少年班剩下的那180多名学员倒是在2分钟里列队完毕,正纹丝不动地站在了一边,近300人(有12人在城门那里值班)的动作整齐划一,就象是一个人做出来的一样,这也影起了围观的老百姓的阵阵叫好声,有了这2天的值勤表现,老百姓对这帮新衙丁倒是不觉得可怕。

可是,那97名衙差、捕手在郭铁的指挥下却根本就成不了队型,尽管那里面还是有一部分人有样学样的早就安静了下来,但是,大部分人还在那里打浑聊天,吊儿郎铛的,身子没个正形,郭铁满脸气得通红,狠狠地把几个刺头踹了几脚,大声的叫着:“列队,向这边靠拢,快点,快点。”

费了老大的劲,总算是把队给列出来了。

余苞也不多话:“现在开始由各自领队点名,把人数报上来。”

“报告,护卫队满员110人,2班一伍、3班一伍在城门值班,应到98人,实到98人。报告完毕!请指示!”1小队小队长王豆动作标准,给余苞敬礼后在队列前排归队站立。

“报告,少年班满员232人,因有47名学员外出执勤未归,应到185人,实到185人。报告完毕!请指示!”小强是少年班的队长,报数的事是三德子,小小年纪,但动作标准,大声喊出来的童音传出老远,中气十足,引得了围观的老百姓一阵喝彩。

足足等了5分钟,衙丁、捕手们才算是点名完成了。看着手中的花名册,余苞发话了:“咱们侯爷,哦也就是说咱们县令张大人说了,今后,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咱们县里一定要‘­精­兵简政’。这­精­兵嘛,就是说,咱们今后要给官家当差,得身强体壮才行,所以啊,这一次就得把不符合要求的部分人辞退,只留下那些年轻的,身强力壮的人。下面,我宣布这‘­精­兵’的第一条,没满16岁的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