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熟悉情况(1 / 2)

汉末窃国商 未知 1187 字 2022-04-19

刚进县衙,ρi股还没坐热,县衙文书李宗就来相请了:“下官命人在县府准备了接风宴,请大人赏光。相陪的还有捕头郭铁、仓吏彭烈及这零阳县县城里的几位大户。”

反正也太晚了,也好,先和这几位台柱人物搞好关系也好。

到任后,一顿接风宴下来,二愣子熟悉了零阳县的文书、捕头、户吏、仓吏等一帮小吏及几位大户后,张宇第二天算是走马上任了。

零阳县原县丞一职已随前任调离,这倒也省事,黄阂顶上就是。

还没正式开衙,这几天里,在李宗的协助下,众人也只不过是接过了户籍、帐册在查看,张宇也调看了不少积压的陈年案件,还有暗影的人员提供了一些情况,几天下来,对这零阳县倒是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这2天里,对于城里这些大户的宴请,张宇是借口‘路途辛苦,要休息几天’而一一推掉了。为了安全及办事方便起见,府衙里,大部分衙差也换上了自己所带来的庄丁。

第二天一早,为了安全,余苞也在第一时间里组织人手从捕头郭铁手里接管了县城的2个城门,各派了1个班和几位衙差在城门那里负责盘查。这衙差管县城内,捕头管全县治安,这基本分工还是要有的,郭捕头也是个明白人。

县城的城墙也不高,也就2丈左右,上面也有3米宽,也能行人、防卫。那剩下的那2个小队就要轮流在城楼里、城内及城墙上守卫了。

毕竟,这里还是蛮汉之乱的灾区,大意不得。

负责治安的那个小队,要分成了3班,轮流在城里维持秩序。

小小的零阳县县城,从南到北不到700米、从东到西不超过600米,就一条大街,几条小巷,还有城墙脚下的一条环路,有人在2个城门口值守,这城里还有人巡逻,在处理过4起纷争,严惩了5名地痞及一名恶少之后,出于对新县令大人的不了解,也感觉这股新衙差与原来的衙差办事作风不一般,几天下来,这小小的零阳县县城里的秩序也就一下好转了很多。

就这些­精­神抖擞、步调一致、装备整齐的新衙丁,还有他们从不扰民,和和气气的态度及公平处事的方法,倒是让城里及周边进城的老百姓很是惊奇:“啥时这零阳县县城里有了这么好的衙差了。”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几天后,‘零阳县城里新来的衙差不欺负老百姓’的传说一下子就传了开来。

而张大人所作的第2件事就是在城里给那些乞丐和难民施粥。而到下午时,从县内各地前往县城求食的老百姓则是越来越多,没办法,张大人只好另外在城外加开了2座公9个施粥点。看到那排得老长的队伍,城头上的张大人不得不问一下身边的李书办了:“县衙仓库还有多少存粮啊?李忠。”

“回大人,只有5万石不到了。”

略一思索,张大人转过头对余苞说了几句,声音很小,不过余苞很清楚:后天,从龙虎山庄将有2船粮食运到,每一船栽重5000石粮(约合230吨)。